校友风采

百名校友访谈系列42:任义彪

发布日期:2019-03-01 14:00:45   来源:校友事务及教育发展办公室   点击量:
 

 

任义彪,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兼任上海东方汇文国际文化服务贸易有限公司(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运营机构)董事、总经理。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财务部会计、副科长、主任,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财务管理中心副主任,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计财部财务主管、副主任,上海文广投资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10年市委、市政府“上海世博工作优秀个人”。1983届校友。

 

坚守“信”字写人生

口述:任义彪

采访:李彤 张百慧

撰稿:张百慧

时间:201791

地点:外高桥马吉路233楼办公室

 

立信的培养是受用一辈子的基础

我是立信复校后的第一批高中毕业生。立信很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上海唯一的一所自费且不包分配的高校,没有固定校舍,所以我们当时上课便是在静安区育才中学的老校舍之中。白天校区供中学生上课,晚上六点后,才是我们立信学生的上课时间。因此,学校还被同学们自称为“夜茫茫大学”。我家与学校只有一墙之隔,白天我一般都会在家中看书学习。就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我们这批学生来自各种因素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大学的学习彻底改变了我未来的发展。我从来没想过学财务做财务,当时自己的文科比较好,想学中文、新闻类专业,但投报专业时被选择了会计专业。3年的大学青春时光度过后,让我转向了从事经济工作,进入了全新的领域,正是在立信所学的一切专业和理念为我的工作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从基础的会计借贷的核算到高端的财务分析与控制。虽然如今我已主要从事经营管理工作,而不是直接的财务管理工作。但当初我进电影制片厂时做出纳等基础工作开始,正是在立信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打下的坚实基础,也奠定了我对财务、经济工作的一些基本理念。

立信的校训对我的“三观”树立起到很大影响:做人守信,做事诚信,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信”字。毕业后走上社会,待人处事,与人交往,从事经营管理,从最基本的预算编制到经营考核目标的完成,在立信所学的理论、专业对我们来讲,都是受用一辈子的基础。学到的东西也不是要天天拿着书本,和所做的工作一一对照,那是行不通的。但是书里面最基本的一些理念会深入你的大脑后进行加工、转换、升华、衍生,到工作中便是一种自然的反映和运用。之后一旦工作上遇到了相应的问题,便自然而然地会用脑海中形成的专业基础和思维来对应处理。好多人说,大学所学知识好像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并不是太多,从绝对的概念上讲,或许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大学里所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和理念思想对自己后续的工作是会产生长期的影响,所以说大学的学习还是对一个人未来的影响绝对是大的。

为上影厂的发展勇挑重担

我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文化工作。当时有段时期电影很困难。1989年开始,上海电影制片厂揭不开锅,要靠借钱过日子。作为年轻人,我收入低,工作压力又大,还担负一定的财务领导岗位工作。怎么把企业营运好,要花很多的精力。要向银行借款,要争取财税的优惠支持政策,要写大量的报告争取政府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同时,还要发展生产,要投拍电影,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到刀刃上。就在那段最困难的时候,我们还建了第一个电脑特技制作公司、车墩影视基地,拍了很多有影响力有品质的电影。当时在电影厂,为筹措资金建拍摄基地还大胆创新向厂里员工发过债券呢。

1995年我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入党后,作为青年党员、团干部、厂里财务部门的男青年,能以身作则,勇挑重担。我跟随的电影摄制组去的地方,往往都是条件比较艰苦和困难的,冰天雪地零下20度的摄制环境,我都毫不犹豫;要求、压力和困难特别大的摄制组,我也坚决上。20世纪90年代电影厂经济十分困难、压力很大,但我不计疲劳也不计得失,为电影厂的振兴与发展努力做出自己的奉献。作为一名党员并不需要把努力拼搏挂在嘴边,而是在实际行动上要有所差异。共产党员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企业和国家多做贡献,为国家的文化事业不断努力。

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工作经历对我的锻炼非常大。18年的工作过程中,前10年时间基本都在摄制组工作,参加了近20部故事片的拍摄工作,让我对电影整个生产的流程、管理的方法、影视方面核算等专业知识和内容有了全面了解和掌握。之后国家财政部及广电总局在编写全国电影财务核算制度的时候,凭借多年的厚积而成的专业经验和能力,我作为上海制片企业财务的代表参与了和财政部、广电总局共同制定《全国电影制片企业财务制度》的工作,作为上海方面出席人员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国家主管部委的采纳与运用。其中如由于电影投入的存货核算在各个制片企业间的核算处理不尽相同,使得各家电影企业的财务报表出现缺乏可比性的问题,如何对电影销售的年限确定及销售成本的分摊问题进行统一的规定,这是电影行业财务管理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一些特殊之处,对此提出合理合规专业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是自己的专业工作如何与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相结合的一种具体体现,也让自己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也为今后能作出更大的贡献积极实践锻炼。

我曾在新华传媒、世纪出版、城市舞蹈、东方网等多家文化企业任职。参与上影车墩影视基地项目的筹备运作,参与文广集团融资信贷,以及广电行业广告收入税收政策等问题协调,参与全国电影财务核算制度的研究、编制与撰写;参与《高山下花环》 《开天辟地》 《画魂》 《太阳帝国》等20多部中外故事影片的摄制工作。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舞美技术集成服务平台的总指挥,世博会舞美技术集成服务平台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称号。我自己也因此获得2010年市委、市政府“上海世博工作优秀个人”。

传承和坚守“信”字招牌

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坎坷,算是比较平顺,从事的行业本身也比较开心,和自己的个性也比较相符。虽然没有直接从事电影的前台职业,但是作为后台财务工作和前台也是密不可分的。无所谓事业有成,也没有什么可以自豪的,只是通过自己的工作和努力可以看到一些落地的成果和业绩的体现。就所在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而言,从2007年开始到现在,从最早收购这栋楼、建设再到基地被命名,这一路过来,这个文化平台的搭建直到目前在全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也都付出了许多的艰辛和努力。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沧海一粟,尤其在中国泱泱大国之中。我们从事的财务工作往往在行业的单位里是后台部门,不可能如前台部门和人员光鲜亮丽,自己要努力抓住专业工作中的各种机会,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作用,来取得大家的认可。如果每天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那肯定无法得到认可也无法取得成功。财务工作最主要就是甘于寂寞,静得下心,踏踏实实。凡事要认真,不管大事小事一定要踏实肯干。要善于从小事做起,要甘于做小事并且能够投入进去。若是一味追求高大上,反而可能会失去更多的机会。其次凡事要懂得顺其自然,对事情的结果不要抱以太大的奢望,做事在人,成事在天。成功的机会是要靠自己的积累、努力去创造,决不能只想着一夜暴富、一夜成名这样的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事。

每个人的人生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在家,和自己的亲人相处;在学校,又是另外的一种关系;但是到了社会上,关系就更加的复杂。一个人可以成事,但是两个人甚至一群人会出现反而难以成事的情况,面临的矛盾也可能更加的多。作为大学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可能会面临影响自己世界观、人生观转变的情况,所以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既要看重人生中的每一步,又要看淡人生中的得与失。人生中难以步步都顺利,回忆我自己的过去,我时常感叹并庆幸自己的人生道路较为顺利,没有什么太大的坎坷。在人生道路上要关注长远的目标,不要怕走错某一步,人要拥有广阔的胸襟,不要如此在意得失。要学会把好事做好,怎么使得坏事变成好事。二是,我认为做人的人品非常重要。影响一个人的关键口碑很重要,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就是这个道理。人品决定了今后的人生道路,不好的人品必定会指向歪路,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不可能被完全认可。所以心术要正,做事先做人。就像我们立信的校训一样,做人做事,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都要讲究一个“信”字。

作为一个立信人,我们要谨记立信校训的宝贵意义,作为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信”字都很重要。立信的学生也应以“诚信”的思想和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大脑,让“信”字这个立信的最有价值的“招牌”,一直能传承下去,坚守下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