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百名校友访谈系列45:平安

发布日期:2019-03-23 15:22:07   来源:校友事务及教育发展办公室   点击量:


平安,中国流行歌手。2011年获得我最响亮全国总冠军;2012年参加浙江卫视歌唱类节目中国好声音而为广大观众所熟知,并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满分的歌手,荣获天籁的回响奖项;同年参加CCTV“直通春晚",获得全国总冠军,并登上2013年央视蛇年春晚的舞台,献唱我爱你中国。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代表。2001届校友。


                                                不忘向善初心

追逐音乐梦想

口述:平安

采访:张银爽 何煜 秦梦瑶 黄钰珊

整理:李南洁 黄钰珊

时间:201791

地点: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徐汇校区贵宾室


音乐之路的彷徨与坚守

真正在许多人面前开始唱歌应该是在我的大学期间,也就是2000年的五星奖合成大擂台。当时我每周去参加他们自弹自唱的比赛,这算是第一次真正参加比赛。

那时候我把音乐作为爱好,因为我父亲曾经和我说过一句话“你唱歌人家听到以后是开心的,是愉悦的,这是老天爷给你的一份馈赠。”“你的嗓音是别人没有的。你不应该完全放弃它,就算不能做成专业的,也能成为丰富自己生活的一种方式和兴趣。”就因为这个想法,白天我工作,晚上偶尔也会去酒吧唱歌。那时候感觉酒吧中的人们都挺喜欢我的,刚有了些小名气,2003年非典就来了。工作也找不到,只能到处蹭饭吃。

真正艰苦的时期,是每当我觉得我要放弃音乐的时候它又回来了,那时我意外地遇到很多和我境况一样的人。几个乐手凑在一起,大家琢磨着可以以一个乐队的形式去酒吧唱歌。于是我们报名参加了2004“ChannelV”组合大赛并得了冠军。那年的金山音乐节,我们以冠军的身份和徐若瑄、信乐团一起在音乐节的舞台上唱歌。那时的我非常兴奋,认为能有志同道合的兄弟一起做音乐,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后来乐队解散了。其中原因有很多,我个人认为,当初每个人在坚持这件事的出发点都不一样。乐队解散之后,我觉得很无助,好不容易几个志同道合的兄弟在一起,因为各种原因分开了,我觉得我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又不够,不敢去面对很多的演出,只敢躲在酒吧里,每天唱完就结束了。

在汪涵大哥的鼓励下,我参加了2007年的第一届快乐男声,那时我已经29岁了。快30岁了,再去参加比赛,觉得信心不足。我揣着800块钱来到比赛现场,一路晋级到全国总决赛,但没有进入十强。这之后大家都觉得我头上戴着一顶快乐男声的光环,但事实是我的生活并没有发生改变,音乐的境况也没有改变,这时候的我挺郁闷。后来的2010年、2011年,我慢慢地让自己去看淡一些事情,慢慢去掉头上的光环,又回到一个酒吧歌手的生活方式。

到了2012年,那些和我同届不同校的编导,告诉我他们现在有一个比赛叫中国好声音,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形式,劝我去参加。我报了一张歌单,总导演看后,说:我们做这个比赛是第一次,我们也不知道是否能大红。但是我们会用百分之一百、甚至百分之两百的状态去做,所以我们就需要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平安你现在报来的歌单,从快男以来,甚至再早以前,你不断去证明给别人看你是多么会唱歌,但你没有证明给别人看是平安在唱歌,这两者意义是不一样的。我十分感谢好声音这位总导演,他跟我说,我应该去寻找一些属于我自己的一些东西,要丰富我这个人,把我来参加节目的原因、为什么要唱这首歌都表现到节目中去。上海音乐学院的谭冰若教授曾让我做过他的旁听生,在他的教导下,我形成了一种美声与流行结合的唱法。总导演关注到这点后,说:“这一点就很好啊!像美声又不是美声,像流行又不是流行,这种特质别人就没有。”根据这个特质又聊到我父母是知青的一些事,定来定去,最后就定了《我爱你中国》。他说,这就是把双刃剑,没想到后来结果还真好。

从那之后,我渐渐找到自己的一些表达方向和嗓音处理,通过录音也知道了自己能控制的音色范围,慢慢调整到现在的状态。


能量源于善良 助力儿童公益

有时并不一定要提到“正能量”3个字,因为每个人的状态都会不一样,每个人都会有开心不开心的时候,每个人不可能一直精神饱满地去面对所有事情。但从我来说,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善良。虽然现在的某些社会风气让大家不敢去帮人,还有各类不好的宣传、暴力事件,等等,但是,是你的心不够好吗?还是只是你不敢去做这件事?我就想通过唱歌去鼓舞大家,让大家想去也敢去做这些事。

我唱得更多的是那些能够温暖人或者鼓舞人心的、充满能量的歌曲,这也是我从2012年之后归纳出的一些想法,我也是想能够有些与众不同。大家都在唱爱情,但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情,有友情、有亲情,这些方面唱的人就很少。我就感觉有一部分的缺失,就算不上升到正能量的层面上,这些歌曲写出来也是能给人温暖,能够警示他人的。

我喜欢小孩子,正好中国文联有关于留守儿童的活动,每年都会到偏远的地方做慰问演出。我当时就提出,每次兴师动众搭建舞台,去做慰问演出。可是我们离开后他们的生活改变了吗?热闹过后,他们还是回到了原点。他们并没有能够因为你的这场演出多赚到钱,或有什么感悟让自己的生活好一点。我们这么多文艺工作者,看到他们的生活需要帮助,我们为什么不尝试着去改善他们的生活。

留守儿童因为特殊的家庭环境,大多都会有一些自闭,所谓的校园暴力倾向就会存在,他们无法找到一个情感上的出口,而这正好是艺术教育所能提供的。有些孩子不愿讲话,但却愿意唱歌。通过学习音乐、画画、舞蹈,通过一种学习方式,能够让他去宣泄。后来我就和文联一起支教,为这些学校建立合唱团,通过我们的专业去帮助孩子们学会控制自己的嗓音,孩子学习后是开朗的,每天回去后都会很开心地说我今天学习到了什么。

我接触到的另一类孩子就是听障儿童,他们有着一定的遗传基因,从小就没有听力。我为上海市儿童基金会做了一首公益歌曲,去了一所聋哑学校为这些孩子上课。我发现,这些孩子与其他孩子没有不一样,只是听不见声音。我现在还没有能力成立自己的基金会,那我就根据自己兴趣参与和孩子相关的一些项目,去做一些相对应的工作。每张专辑也会出一首和孩子相关的歌,每当孩子们听到这些歌是为自己做的也会十分开心。这才有了我新专辑中的一首歌《姐姐》,写的就是孩子们的乡村教师。我刚听到时很感动,连我的经纪人都说:“平安,平时很少会看到你眼睛里有眼泪在打转。”很多乡村教师不仅仅关心孩子的学习,很多生活上的问题也会照顾到,渐渐地就会产生亲人的感觉。


以信为本,说到做到

现在的孩子从小开始学习钢琴、学习艺术,有艺术修养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前提是必须将自己的学业完成,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否则就无法证明自己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像我当时没有工作,又遇上“非典”,如果不是这样,我可能还会继续从事财会工作。说起“立信”这两个字,坚持以信为本,说到做到,应该是我一辈子都会铭记的事情,这影响了我未来的很多决定,而且从财会类学校毕业的学生都会有个特点,做事十分细致。不单单是工作上的细致,我对生活上的细节也会很在乎。我往往会注意到人们生活中的小细节,这往往也是最抓人的地方,我觉得这就是能够感动人的事情,我会去关注,把它们放到我的作品中。

我当时做这个选择和我的父母斗争了好多年。我也曾想过给自己三年或五年的时间如果不成功就放弃音乐,放弃唱歌,但最后自己还是咬着牙不死心坚持下来了。自己也可以选择别的道路,不过,一定要做好承担这个选择带来的所有后果的准备,既要能够享受它所赋予的荣耀,也要能够接受它所带来的失败。说实话,天时地利人和很重要,如果没有2012年的那个节目,我现在可能还继续在酒吧唱歌。每个人的机缘不同,有些人可能少年得志,有些人大器晚成。这一切只是看你够不够细心,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

高考志愿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感,它决定了你未来几年学习的专业,这只是人生中的一种选择。现在这个社会的竞争压力很大,工作不仅仅要满足我们一个人的需求,更是要能够满足全家人的生活需求。我认为大学课程是必须要完成的,无论是为了父母也好还是为了自己能够有一技之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