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百名校友访谈系列46:濮军

发布日期:2019-03-29 15:15:49   来源:校友事务及教育发展办公室   点击量:


濮军,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1983届校友。


回首思之几许年

其间立信最为先

口述:濮军

采访:陈慧玲 邱家祺 丁琪

整理:邱家祺

时间:20171017

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01

一段难忘的大学岁月


虽然立信复校后条件艰苦,但是我还是非常荣幸能成为立信复校后的第一届校友,这让我有幸能切身经历复校后的整个过程,能了解学校的历史,看着这个学校一路走来,成长为如今令人欣慰的样貌。

那个时候刚刚恢复高考不久,我们中学有16个班,却只有两个班能参加高考,可想而知考试的压力比现在的学生要大得多。一开始我是不知道有立信这个学校的,在填志愿阶段的某一天,高教局突然来了个通知,说有一个叫立信的学校复校了,来征询我们的意见要不要填报。我父亲告诉我,立信是块老牌子,是很好的学校,就这样,我来到了立信。后来我们才知道,以潘老为代表的老一批专家教授付出了很多努力,才将学校复办。

刚复校的立信,一共有8个班,两个是物价班,其余都是会计班。我就在其中一个会计班里。当时学校不像其他高校由财政全额支出,我们没有自己的校舍,没有自己的操场,也没有自己的图书馆。那时候学校借的是育才中学的教室教学,而且我们只能在晚上上课。我有个哥哥,白天哥哥骑着自行车去上大学,晚上他放学回来之后,我又继续骑着他那辆自行车去上大学,像是接力一般,我们就是这样把书读出来的。我们和现在的学生一样,也喜欢踢球,白天的时候,我们会去人民广场踢球,那时候的人民广场是可以踢球的,人民广场就是我们的体育场。我们的图书馆就是上海图书馆。虽然那时候物质条件不好,学习环境也很艰苦,但是回忆起那段时光,还是很开心的。

我们也没有自己的老师,那时候教我们的老师都是潘老从各处找来的一些已经退休的老教师。我非常幸运地遇到了陈学文老师,一个看上去和蔼可亲实际说起话来非常严厉的老师。陈学文老师的教育使我终身受益。从基础会计到后来的工业会计,好几门课程都是陈老师教的,是他手把手将我带上了会计道路,对我的会计学习帮助非常大。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道路是影响深远的,很多人可能一开始不喜欢某门课程,但是遇到了一个好老师,你可能会了解它并从而喜欢上它。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班级所有学生都非常喜欢陈学文老师,我们都很想念他。

02

工作生涯的两个十七年


我读书成绩比较好,当时财政局内部也是青黄不接,我本可以进入财政局工作。这个工作在你们看来是特别好的一个工作,但是那时候的价值观和择业观与现在的不一样。我觉得进入机关工作没有意思没挑战性,而那个时候外企刚刚兴起,并不稳定。权衡之下,我最理想的工作是能进入国企。我进入的涉外国企是属于外贸局的外贸进出口公司,当时是非常理想的一个工作,薪资和福利待遇都很令人满意。当时,十年“文革”造成会计行业很大的一个断层,已经近十年没有从专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会计这个行业在单位里是非常稀缺的。我毕业进入单位之后,我是当时单位里唯一一个从正规大学毕业的会计,是企业重点培养的对象。这一点比起现在的你们,我们是幸运的,你们现在的学习生活条件比我们当时好,但你们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比我们大得多。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外贸形势急转直下,原来的外贸是国家垄断统一的,但是进出口权开放以后,全民都可以做外贸生意,国有的已经不行了。这时候的转型是时代逼着你做的,不转型意味着很可能被时代淘汰,即便那时候我已经在国企工作了17年,做到了企业中层的位置。离开外贸国企后,我也曾在私人企业、股份制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来到现在的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则是纯属巧合的一件事情。

那个时候政府决定在浦东中德合资建一个大型展馆,中方的管理层恰好是原来外经贸委的老领导,他把我叫过来帮忙。我等于是从这个企业的诞生就一直待在了这里,如今又是一个17年。所以我的工作生涯一半是在国企,一半是在合资企业。

03

职场经历的三点心得


我见证了立信的成长过程,也经历了老国有企业的下岗倒闭和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这么长的职场经历我也从中得到了不少启示,也希望能够对你们日后的职场工作有所启发。

首先,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我刚来新国际博览中心的时候什么职务也没有,从基础做起。而我曾经做过分公司的总经理、财务部经理、审计科科长,我并没有觉得在这里从基层做起是压低了我的身价,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自我锻炼。我在国企17年的工作经验,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地运用,自己的特长得以发挥。我来这里后,德国总经理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能不能帮我把德国的代垫费用汇出去?当时中国人民币还没有开放,外汇管制特别严,钱根本汇不出去,特别是代垫费用,银行有很多规定和文件要求。我原来是外贸进出口公司做的,所以这方面知识比较充足。虽然当时中方副总经理跟他解释说这种事不是我一个人能解决的。但我仍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运用以前在国企的经验,与银行进行联络。后来这个钱我陆续地帮德方汇了出去。

2001年的时候,像我们公司这样的大型展馆,在中国可以说是没有的。大型展馆的财务管理实际上跟小场馆的管理是不同的,而且因为企业是新建的,肯定要建立自己的一套财务制度。这个时候,我们这些老国企的人就发挥作用了。当时的国企有一套很严密的制度和规范,我们通过借鉴,取长补短,将属于自己的财务制度逐步地建立。现场收费子系统、停车场管理子系统、制证中心子系统,都是我们参与设计并现已投入运行了的。

我通过自己的工作成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企业提供了很多好点子,再后来当我们的原来的财务经理辞职之后,我就被提升上去了。现在很多刚毕业的毕业生都好高骛远,看不起基层工作,看不起基础工资,其实只要你踏踏实实地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了成绩,在任何职位都有被发现的机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其次,做事情要未雨绸缪。因为这一点,我做了一件对企业有深刻意义的事情。前几年,现代服务业改增值税6%,展览也纳入增值税范围。我们虽然是展览业,但我们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场地租赁,并没有纳入营改增的范围。这个消息让我突然想到,如果税率变化老合同怎么办?当时听说租赁可能会涨到11%,如果这样我们的总价自然也要提升,而我们原来的价格全部是含税的,客户不会同意涨价。所以那时候我就跟公司管理层提出来,把我们所有合同的价格必须要体现出不含税价和含税两个价格,同时注明如果国家税率调整,就要相应的调整税金。全国大概这样做的展馆只有我们一家。果然,201661日,开始全面营改增。根据之前合同,在此日期后继续执行的合同必须与我们签订补充合同,税率全部改为11%。虽然税率上涨了5%,但增值税是可以转嫁的,客户原来想要增值税抵扣,苦于我们没有纳入营改增范围;现在虽然税率提高,但11%增值税是可以全额抵扣,对客户来说是增加利润的,这是件买卖双方双赢的事情。价税分离后,税的上涨成了一个自然的事情。如果我没有事先的筹划,没有把价税分离的话,合作商绝对不会同意我们涨价。不同意的话要么我们自己承担税金,要么按照原来的合同做,这样就会出现一个很麻烦的状况。所以,当国家出台一个政策后,就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这个收益实际是很久远的。我非常欣慰,我的未雨绸缪为企业带来了实际的利润。

工作中的前瞻性是非常重要的,要自己去了解情况,特别是在外汇、税务方面,要考虑国家的政策会不会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为实际工作打好基础,减少障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打无准备之仗”。

最后,要活到老,学到老。在外资企业工作,开会作报告都用英文。之前在国企工作那么久,英语早已忘得所剩无几。所以年过四十的我,仍回到学校重新拿起英语课本,利用周末学习英语课程。花了5年时间,取得北外网院5年制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虽然我是因为工作被逼无奈,但是语言在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我的一个感悟。除了英语,平时我在外面也在不断地培训学习,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会计都是在实践中变化,我们从前读书的时候学的东西跟现在的完全不一样,特别是税务,完全是新的,就更需要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学习。我学英语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过终身学习的理念,这也成了我的理念。

04

毕业后一直坚持的信仰


2008年的时候,我们公司出了一个贪腐案。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经济交往,无论是做采购还是做销售,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给你好处来腐蚀你。我在这方面对自己的要求是很高的。之前在国有外贸工作的时候,窝案腐败案件也很多,检察院每年都到公司来抓人,因为财务方面要查凭证就要找我来拿,我一直都配合着他们工作。我看到这种事也就比较多,渐渐也就觉得,不属于自己的钱是不能拿的,这个钱实际上看多了也就不是钱了。我在立信上学的时候,校训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我也确实是这样做的,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我觉得潘老校长定的校训非常好,直到现在我仍然能脱口而出“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这句话我终身难忘,这是我毕业以后一直坚持的信仰,我很多成绩的取得,都是因为坚持这一点,做任何事情都应该秉持着这点。我希望所有立信的学生出来以后也能以这个为处世原则。我记得陈学文老师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做会计,赚不到大钱,却也饿不死。做会计的如果发大财了,肯定就有问题了。”实际上也是告诉我们学生,当你选择了会计这个职业之后,就该明白你坚持的基本操守是什么。

去年立信和金融合并的时候,我们老校友们都在担心会不会把“立信”两个字去掉,最后没有,我们感到很欣慰。我们希望立信能有个传承,这也是潘老希望看到的。实际上立信是个很坎坷的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成立,后和财大合并,改革开放后又复校……我们不想看到她再经历波折,我们希望立信能不断地壮大发展,希望我们的学生能人才辈出,能将“立信”两字发扬光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