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佳,2012届校友,蒙佳佳品牌、昱骐骐研学俱乐部创始人,华新镇妇联执委,菁英创享荟成员,“阅”见未来亲子共读项目创立人主理人,多家幸福社区幸福合伙人等。
躬耕教坛谱佳音
口述:朱敏佳
采访:杨紫含
整理:杨紫含
指导老师:张艳
时间:2024年6月25日
地点:腾讯会议
突破自我,是最好的远见
2007年9月,我第一次踏入立信的校园,成为了首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员。还记得第一节课是由夏慧勤老师主持,向我们阐述了大学生活的种种注意事项,并给予了我们无尽的鼓励与指引。初入校园的我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但在这份向往之中,也夹杂着些许迷茫。从高中时代的被动接受,到大学时代的自主掌控,我们似乎有些无所适从。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夏老师说的一段话,她说:“大学四年,看似漫长,实则转瞬即逝。你们要珍惜这段时光,勇于尝试,积极参加各类活动,让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这番话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四年的大学旅程,让我受益匪浅,也成为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我的真实人生起点起始于在立信的求学之旅。在那段宝贵的岁月里,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经历了深刻的塑造与成熟。曾几何时,我是一个极度内向的人,与他人交流时甚至不敢与之眼神交汇。然而,在立信的时光里,我不仅积极参与了各式活动,更沐浴在这个友好环境中的氛围,逐渐结识了许多性格各异的伙伴,并从他们身上发现了熠熠生辉的亮点,这些宝贵的经历,激励着我不断去尝试和挑战自我。
夏老师的话语,自大学伊始便深植我心,让我明白了把握时间和机遇的重要性。我充分利用校园提供的丰富资源,不断挑战自我,追求自我超越。在大学期间,我不仅活跃于校内各项活动,还勇敢地探索校外世界,尝试了多种实践岗位、校外兼职,甚至是创业的初步尝试。在大二那年,我更是大胆竞选成为学校社联的新闻部部长。正值立信八十周年校庆,我有幸参与其中,亲眼见证了母校的辉煌历史,那份由衷的自豪感至今仍历历在目。在那段特殊时期,我有机会完成了众多志愿服务和其他学校工作,深切感受到了母校的深厚历史底蕴。这些经历,无疑成为了我大学生涯中最难忘的篇章,它们不仅丰富了我的校园生活,更铸就了今天的我。
尽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们学校尚属初创,但我们的教师团队对每一位学生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怀。他们不仅与我们深入探讨专业的未来发展,还与我们交流了毕业后的职业规划,期望我们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为此,学院为我们争取了众多实践机会,包括政府机构的实习机会,以及鼓励我们自主寻找校外兼职。这些经历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异常充实。
在大学的自由时光里,我不仅投身于实践,更深入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和选择,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起初,我鼓起勇气竞选班级干部,随后挑战系学生会干部,最终乃至校学生会干部的职位。这一步步看似自然而然的道路,对我而言却是充满未知的探险。对他人而言,竞选或许只是上台介绍自己的简单任务,但对我当时来说,这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正是这些在立信所经历的挑战和跨越,让我感到了自豪。这些珍贵的经历,是我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深耕教育,让生命更有价值
至今,我依然坚信,大学时期是我们对人生进行深入且完善思考的关键阶段。那段时间,我们拥有足够的时间、空间、自由度和选择权,因此,我非常庆幸自己在那时勇敢地做出了许多尝试。自大一伊始,我便开始了助教的工作,起初并未抱有过高的期望,只是想体验一番。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与其他岗位截然不同的快乐。我热爱与孩子们交流,他们的笑容有着治愈一切的力量。我渴望在这个行业中,能与更多的孩子们共同成长。因此,我边工作边学习,从一名助教逐步晋升为机构的主教。到了大三下学期,我更是成为了这家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伙人。在大四的第二学期,我又开设了一家新店。这些宝贵的经历,为我日后的独立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2012年的8月份我在家乡上海市青浦区创立了自己的教育品牌——蒙佳佳。转眼间,这个品牌已陪伴我走过了十二个春秋,它如同我的孩子一般,从稚嫩走向成熟,如今在本地已颇具知名度。从最初仅有200多平米的小型教育机构,我们已经扩张至600平米,会员人数超过500人。我们为孩子们精心打造的运动室占地达一百平米,无论是设施硬件还是教学质量,都赢得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广泛认可。
然而,创业之路从非坦途。疫情的冲击下,各种管控措施异常严格,停工、停业、停课的时间持续漫长,而成本却如流水般不断支出,这让我遭受了严重的亏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我在是否应该继续坚持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定。与此同时,教育培训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洗牌,政策的变更使得许多业务无法继续开展,让我的困境愈发严重。幸运的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挣扎与思考后,我最终决定迅速调整心态和经营策略,通过缩减规模、拓展新业务,逐渐走出了教培行业的严冬。
我的教育理念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演进。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培训的影响远不止于孩子本身,它同样触及家长,影响着他们的教育观念和对教育的理解,这种影响甚至会辐射到整个家庭。在创业之初,我将孩子视为教育的核心,致力于理解和洞察他们的想法,始终站在儿童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成为母亲后,我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转变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家长,这一过程中,我不断学习家庭教育和儿童教育的知识。我逐渐意识到,家庭教育的主体不仅仅是孩子,父母的作用同样至关重要。因此,我开始强调教育是一种双向的旅程,不仅仅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家长也应该有所收获和成长,这才是家庭教育的真谛。
在运营教育培训机构的同时,我还开展了父母课堂、家庭教育讲座和座谈会等活动,许多家长因此受益匪浅。我坚信,在办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帮助年轻的父母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优秀的教育并非旨在培养神童,而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成就最好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正确方向。因此,我常引用蒙台梭利的一句话:“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父母的每一分付出都有其深远的意义。我认为,办学不仅仅是一门课程的传授,它还为父母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方向,帮助他们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困惑,为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这份工作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也坚定了我继续前行的信念。
担责于心,做坚定的践行者
除了工作带来的自我认同感,我还渴望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和发挥自己的价值。因此,在家乡,我组织了一系列公益活动,旨在传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教育理念。此外,作为一名党员,在疫情期间,我投身于为期近一年的核酸采样等志愿服务中,我认为这体现了一个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我愿意为所生活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些社会服务中,我发现推广儿童阅读尤为有意义。作为儿童阅读的受益者,我和我的孩子都深受其益。因此,我提出了一个倡议,成立了我们的亲子共读公益项目——“遇见未来”。该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我们走进各个社区,鼓励家庭参与亲子共读,不仅家长为孩子朗读故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与孩子进行深入交流,通过阅读来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遇见未来”项目自2020年7月启动,成为我们当地唯一一个以亲子共读为基础的普及项目。起初,我们招募了三十组领读家庭进行试点,从项目启动至今已近四年,吸引了约几百个粉丝家庭。该项目的社会认可度持续高涨,一方面受到当地亲子家庭的广泛欢迎,另一方面,作为优秀项目,它多次被专访,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个项目的成功,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也为推广家庭教育理念和儿童阅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总是怀着羡慕之情看待大学生,因为你们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在人生的旅途中,并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只有你对所做选择是否感到满意。因此,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做出的选择都至关重要。但在你开始做出这些选择之前,一定要勇于尝试,因为尝试本身就是在为你的生活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大学四年的宝贵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这四年里,你们拥有完全的主动权和掌控权。你们的未来,将是由每一个当下的选择所塑造的。因此,珍惜今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自己热爱的方向吧,因为只有热爱,才能让你对自己的人生保持持久的热情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