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百名校友访谈系列123:黄元超

发布日期:2023-04-29 20:01:13   来源:校友事务及教育发展办公室   点击量:



黄元超,2007届校友,现任上海云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及执行总监。个人曾获得上海市静安区十佳创业新秀称号、2012 Love radio全国DJ选拔大赛季军、上海市朗诵比赛冠军,所在公司获得静安区百强创新优秀企业称号。作为知名Acapella团队默客人声乐团主唱,他带队获得Vocal Asia歌唱大赛亚洲季军;2012 CCTV星光大道月冠军。

奋楫笃行,拼搏向前

口述:黄元超

采访:管承瑜 刘晓瑜 王若虹

整理:管承瑜 王若虹

指导老师:管承瑜

日期:2021年10月23日

地点:上川路校区

筚路蓝缕,尝试出真知


      对于工作的选择,我经过再三考虑后,最终选择了自主创业。


      我本科学的是金融专业,毕业时也收到了工行、农商和光大三家银行的录用意向,于是我选择去银行实习了一段时间,去了解从事这个行业相关工作内容和发展。同时兴趣爱好广泛的我也兼顾了一些其他工作,例如在业余时间去参加一些商业演出和活动来增加更多的经验和技能。在银行实习期间,我始终坚持工作日上班,周末参加业余活动。但是长期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安排下,我逐渐发现工作和兴趣无法兼顾、平衡,也无法将所有的工作都高质量完成,甚而至于还造成了一些健康问题。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我开始重新思考未来发展规划,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便打算专注在一个方向,在银行工作和创业中做一个选择,并把事业专心做好、专注做实.


      后来,我选择了创业。本科期间,我在完成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的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业余时间参加了不少校外的演出和活动,获得了一定的收入,积攒了一定的资金。相比于银行的柜面职位,我更倾向于跟随兴趣去创业。那时的我,也跟家人做了非常细致的沟通,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在家人的眼中,银行是个”铁饭碗“,收入稳定且压力不大,他们都希望我能够安于本分,留在银行工作。我根据银行承诺的薪酬待遇粗略地计算了一下每月的开销和存余,这距离我规划的人生计划有较大差距,远远达不到我规划的进度。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我和家人沟通了我的人生规划和发展想法,最终他们同意了我创业的选择。




      我认为做工作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与否。年轻人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早进行尝试,在实际的社会工作经历中发现和总结经验,才能更精准地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和人生规划。但是要注意,在尝试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盲目。我高中时代曾有一位十分优秀的校友,他在高中毕业的时候分数非常高,甚至可以达到复旦的录取线,可他选择了去财大并在毕业后进入了一家私人典当铺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他发现当前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便辞职了。这使得他错过了毕业第一年的就业黄金期,四五年后辗转于其他公司的不同工作岗位,几经波折才找到现在阿里巴巴的工作岗位。然而,他的很多同龄人可能早在一毕业就已经找到了这样的工作,他却晚了整整四五年。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的选择。


接轨时代,开辟新征程


      在我看来,要想在当下的市场中生存,最重要的是与时代接轨。如今是短视频和直播的时代,想要在时代浪潮中迅速成长的年轻人可以去尝试做一些短视频和直播。主题方面甚至可以参考小红书在这半年当中提倡的内容:“打工人的实习”。这个主题很贴合现在大学生的生活,当下的很多大学生对于这类内容的分享也很感兴趣。学弟学妹们在实习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习工作内容、实习经历感想去做一些相关的视频介绍、求职指南等视频分享。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家完全可以自信地表达观点,只要有自己的见解,都可以分享出来,只要积极向上,观点没有对和错。考研的学弟学妹也完全可以把考研过程和心路历程写出来或者拍出来分享给大家,共同见证成长。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种草”,喜欢看“陪你成长”,甚至一些公众人物获得的关注度并没有普通人高,人们会更愿意去看平凡的普通人一步一步成长的励志故事。




       充分整合、运用资源是很重要的能力。我现在仍对十年前在学校课程中学习的政治经济学等很多金融学知识印象深刻,即使没有从事金融行业,也会在投融资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用到相关的金融知识。如果能对这些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和分享,既复习了专业知识,也增强了流量曝光,给自己增添了的闪光点,也许可以在未来获得更多的机会与可能,可谓事半功倍。如果经过一两年的坚持和成长,磨砺好自己的多方面技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进步,那么以后即使不进入传媒行业,而是进入银行上班,也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文艺和宣传骨干,为自己拓宽就业渠道,也会有助于自己的职业成长和发展。当前,银行也有丰富的活动需要会文艺、会宣传、能拍摄、懂得制作视频技能的工作人员。如果能够给自己多培养一些技能,对未来也会有所助益。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现在的学生学习成长环境更加优越,可以借助平板电脑、网络软件等硬件、软件等工具在网络信息平台上了解和搜索大量信息,以此更好地辅助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百舸争流,敢拼搏者胜


     我们学校的学生特点鲜明:敢闯敢拼,有干劲。我们身上没有所谓“名校”的包袱,这就让我们更有勇气去尝试,也是我一直很自豪的一个重要品质。感恩母校的培养,这也成为我未来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我在大学期间,是一个特困学生,靠低保维持生活,逆境中更容易成长,而这种成长靠的就是拼搏。刚进入大学时,我就想要在自己热爱并且擅长的事物上做文章。大一的我就已经开始在校外进行演出,成立了我们国内第一个阿卡贝拉人生乐组,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全国甚至国际拿了一些奖项。我想用我的经历鼓励学弟学妹,要尽早树立坚定的理想和目标,然后坚持拼搏奋斗。

      2011年是我毕业的第一年,创业初始,曾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和压力透支了健康,去医院连续打了两个月的点滴。那时的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抓住一切机会去闯、去拼搏。我有一位同学曾抓住短视频的契机,一点点起步和成长,发展到现在,她已经能够做到一条广告200-500万左右的收入。她就是一个靠拼搏奋斗而成功的典型案例,靠着坚持和努力,拼搏出一片天地。纵观现实,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拼搏来实现。




      现在毕业生可以勇敢地去尝试不同的机会,对于自己想要发展的行业和职位都要尽早尝试,多些实习和实践,给自己的未来拓宽道路、增加机会。最怕的从来不是选择太多,而是没有选择。


破茧成蝶,绘灿烂人生


      对学弟学妹们的大学生活,我综合其他大学同学的见闻,有这样几点建议:第一,如有缘分遇到对的人,一定要珍惜校园的美好纯洁的恋情;第二,去认识一些好兄弟、好姐妹,随着年龄的增长,想在社会上找到真正交心的朋友不会再像大学时代那样容易;第三,锻炼自己的一技之长,比如唱歌、主持,可以往文艺方向去发展,如果对金融特别有兴趣,也可以拓展金融方面能力,多利用抖音、小红书和B站这些网络资源,来充实自己,因为这些加分项也许能在毕业时帮助你找到一份好工作。




      现在的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很好的信息化时代,不要仅仅将眼光局限于游戏,可以多花时间开拓眼界。我认为大学生一定要在大四前想清楚未来的就业方向是什么,才不至于到时候手忙脚乱。

      一定要清晰自己的定位,学会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当未来求职的时候被面试官问到你有什么特点的时候,能够自信地回应,比如参加过的比赛、获得过的奖项、身怀的绝技、优秀的实习经历,来增加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力。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求职经历是在光大银行最后一轮面试,小组讨论的应聘者都来自名校,每个小组只有十五分钟的时间,这段时间里的发言决定了你能不能走到最后。那时的我抓住最后一分钟做了总结,这是我最擅长的部分。凭借现场表现,我被录用了,这让我感受到清晰地了解和认识自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比较关心自身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受到疫情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大家会去考研、考公务员,以此来作为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在我毕业后一两年内,我也曾和考上了公务员、研究生的同学们互相交流,毕业三五年后,我们发现无论你在毕业时考进了哪个学校还是在哪里工作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在这段时间里有什么样的成长经历,收获了什么。

      最后我想强调两点:一定要有前瞻性,提前做好未来规划,合理利用时间,为未来早做打算;一定要有主观判断力,有自己的观点,切忌随波逐流。无论是考研、就业还是创业,都是一种人生选择,不存在对错和好坏,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断向前,一定能看到曙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