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百名校友访谈系列122:邓晓斌

发布日期:2023-04-01 20:00:17   来源:校友事务及教育发展办公室   点击量:



邓晓斌,1995届校友,现任上海懿龙供应链集团副总裁兼CFO。历任亿达中国副总裁兼CFO,复星集团下属策源股份副总裁兼CFO,复星集团下属复地集团总裁助理兼财务会计执行总经理兼财务分析执行总经理,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主管高级审计经理等。


岁月为证,逐梦正当时

口述:邓晓斌

采访:魏海芝 易寒茹 杨娇

整理:魏海芝 易寒茹 杨娇

指导老师:夏慧勤

时间:2023年2月13日

地点:腾讯会议


云程发轫 踵事增华


       我是1995年入校,1998年毕业于立信的涉外会计专业。我们当时是在中山西路校区,场地比较小,学时比较短,也没有更多体育活动方面的开展,更多的还是学习会计的专业知识。


      我感觉学校里学的知识始终贯彻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一个会计的专业人员,小到简单的会计报表核算,大到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举一动,都要用会计语言去记录。一个企业外部的很多合作伙伴,包括税务、工商,甚至于融资、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都会用到会计方面的专业人员,因为如果能够真实并且合理地去反映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在学校里学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知识在工作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在学校里没有学得足够透彻的,工作后仍需不断地自我提升。


     1998年立信的毕业生还不是很多,很多企业都非常需要财务,特别是像立信这种实用型的财务人员,工作选择是非常多的。


      我当时在老师的推荐下去了我们立信的老师开的事务所,叫长信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很小的事务所。我是7月份开始实习,在短短的这两三个月里面,我基本上在上海周边出差了近两个月,前期做完大量的外围工作之后,9月中旬回到了事务所,从那天开始基本上就每日每夜地加班,直到9月27号大量的工作做完了,我们这些实习生就先回去了。那时我还没有移动电话,刚到家门口,在小卖部买可乐,接到公共电话就被项目负责人叫回去了。因为10月5号要提交报告,从那天开始到10月4号,7个晚上我们一共睡了不足10个小时,前几天还能睡一会儿,最后是四天四夜的通宵。一份报告就有几百页,其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差错,我们不断地修改,用了几十沓A4纸。前几天还有点困,到后来就不困了,我记得当时有一个行政主任帮我们下饺子,大概半夜两三点,我们吃完说:“这个汤圆很好吃”,那个主任说:“你们是不是都加班加傻了?”我认为我那个时候表现还不错。结束之后放了我们一个星期的假,其实一开始是睡不着的,大概睡了两三天之后才能正常睡,这是我终身难忘的经历。当时我们那个副主任,也是立信以前的老师,就说“年轻真好,很快就满血复活了”。




      因为会计师事务所的改革,长信兼并到众华沪银,我在这里一直工作到了2005年年底,一年大概做4家上市公司。当时我从做货币资金费用的审计开始,慢慢去审一些小型外资企业,到后来开始做存货收入确认成本计量,一直到后来从负责单体到负责上市公司,我的会计知识一直被不断地运用。从长信会计师事务所到众华沪银这一段本土事务所的工作经历中,我逐步摸索了审计工作,逐步从懵懂到后来的熟练。


立根破岩 循序致精


     2005年安永要扩大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惜重金引进人才,造成了行业内大规模的人才流动连锁反应,很多普华永道的人去了安永,我4个项目的现场负责人去了普华永道,我就变成了“光杆司令”,我从业八年之后变成了“光杆司令”,我也很急啊,他们就劝我也去试试看,这一去,就是我的第一次跳槽。




      2006年我在普华永道就职经理,同时管理100多个企业并且与8个合伙人对接。1到4月份是事务所最忙的阶段,也是我最累的时候,基本上不怎么睡觉,也习惯了,年纪轻,就扛下来了,当时四大的工作强度非常大。


     2008年之后,普华业务扩张,我去宁波分所任职高级经理,此时我的目标是升到合伙人。宁波是民营企业非常发达的区域,民营企业占到经济总量的95%。在我跟民营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我记得最有意思就是跟一位大老板见面,我跟他介绍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是世界上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他就问我:“so what?”我回答:“我们普华有10万人”,他说:“我纺织厂也有10万人。”并反问我:“我们打群架吗?”我又说:“我们这个是非常知名的。”然后他给我上了很生动的一课,他说:“关我什么事?”然后指着旁边的水果,点了点旁边的塑料袋,他说:“我现在有一盆水果需要装,我可以用塑料袋装,这是免费的。你为什么现在要卖给我一个5万的LV去装?你要告诉我你能给我带来什么,而不是告诉我你普华有多强。”这深深触动了我,我意识到当我以为我的品牌足够强、只要轻轻松松展示我自己的时候,人家更关注的是我能给他带来什么?这促进我去思考,从我们的服务特点去想他们需要什么。在宁波第二个更大的收获是先做人再做业务。我跟他们先交朋友,比如说他喜欢喝茶,我就跟他们去聊茶道,和他们处在同一个频道上,他们会发觉邓晓斌这个人还不错。在宁波逐步地开拓了自己的市场,2013年,我被提名了合伙人,需要继续在宁波发展,但是恰逢我妻子怀孕,面临家庭和事业的选择,最终我拒绝了普华的offer,选择了家庭,定居上海。 


     2014年我在复星集团的子公司复地集团任职总裁助理,兼任副CFO、会计核算部的总经理、财务分析总经理。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次转型,从1998年毕业到2014年的16年时间,我都在事务所,而2014年到了企业之后,我感到了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差别。会计核算只是简单的事后记录的一个反映,对及时性真实性有很高的要求。但财务分析是个更高端的领域,它是真正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一个依据,我认为这份工作非常有价值。从2014年10月份到2015年的这14个月,我逐渐适应了从乙方到甲方的角色转换。2016年我调任到复星集团另一家子公司策源股份,策源是做房地产营销的,我接手的时候,除了财务能力方面的升华,还拓展了不同的职业经历。我根据这些会计计量发现利润很低,同时有些开发商并不是每个项目都赚钱。我根据做审计的经验,从财务数据找到前端的业务逻辑,发现了我们服务的开发商的痛点,倡导了一个资管模型,整合复星强大的资金能力去买到这些资产,然后通过营销包装,把它卖出高溢价,利用我的专业知识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2020年我任职了亿达的第一副总裁,发挥了我作为一个CFO各个维度的作用,包括最基础的会计核算,它的关键在于真实信息是什么;第二个是财务分析,需要大量的数据沉淀的,进行横纵对标,形成财务模型,分析我们是否要去做这件事;第三个是税务管理和税务筹划,税务筹划的核心是会计;一个审计的特长,再加上融资管理和资本市场管理。这5个纬度是一个合格的CFO要具备的全面能力,需要拥有财务领域的十八般武艺,只有感到自己不足,从没感到自己够用,这也是我们立信毕业生的一个优势,我们知道所有的逻辑,怎么从业务流到报表层面去体现。在亿达我更多的是带团队去做事,大多数时候我们在前期是要动手去做一件事,踏踏实实不要计较,等到做成一件事之后,就会从做事变成做人,从做事变成管理人,怎么去找到合适的人去做事,这才是真正的成长,到了这里也给我的求职生涯画上句号。


因为看见 所以相信


       在2020年年底,我离开了亿达中国。在2020年这一年,我一直在自我反思,从1998年到2020年,我已经工作了22年,也有了一定的职场经验,我感到自己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处在某种程度的水深火热之中,在这里工作没有更多的空间给我去施展,其实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也非常希望能有一个机会去更好地实现我的个人价值。另一方面,我已经为别人工作了这么多年,还是想要给自己一些机会。对我来说,我这个年纪的创业跟大学生的创业是不一样的,刚毕业的学生拥有的可能更多的是勇气,是对未来的信心,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其实没看见任何东西,只是因为相信,这是一个梦想,但是我们创业,是因为我们看见,所以才相信。我们知道选择走这条路是有风险的,在我看来,做财务的人本身就是一个风险业务型,所以应该说我们是谋定而后动,不是刚毕业的学生一时冲动选择去走这样一条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创业的四个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同的年代出生,有行业的共同语言,相互之间知根知底,不会斤斤计较,只是埋头干活,大家都有一定的资历、阅历、经验,所以什么事一看就能明白,也知道利害关系在哪里,所以这也是我们去创业的一个原因。在那个时候我愿意去选择这条路,还有一个原因是大环境非常好,我现在做的这家公司供应链是为这些下游的核心企业,也就是央企,去做基础建设,包括国内和国外,比如说医院、港口、公路、铁路、隧道、博物馆、学校,我为他们服务,采购他们需要的钢筋、水泥、砂石、木材,然后供应给他们,这个收益是非常稳固的,很符合财务人员低收益、合理回报的需求。


      我想我们这一代人想事情更多的是,首先去想我做这件事我能学到什么?第二就是做这件事我能独立完成吗?我不想给别人添麻烦。现在年轻的人不一定会像我们这样想,和我们当时有活能干不计较的想法不同,到现在我的性格还是从来不计较,有活就去干。当别人都不去做时,我也都能做,并且我能做好。不要去计较多少,不要太自我。


      我有很多的兴趣爱好,从高中开始就健身了,为了保持比较匀称的身材,我将这个爱好一直保持到现在。同时我是羽毛球的半职业运动员,我在立信的时候就非常喜欢打羽毛球,我们有很多同班同学现在还在打相关的比赛。我现在还很喜欢喝茶,同时热衷于研究茶具、茶叶包括茶文化的相关信息,这对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消遣方式。除了这些之外,我最喜欢的还是旅游,以前只是喜欢玩,后来就发现每到一个新的环境,比如在乡间小道这样很平常的、不是景点的地方,去寻找、去融入到别人的生活中,能让我感到自己收获了很多新的东西。


      我认为立信非常好,我们学校培养的人在执行力方面,尤其是动手能力是非常强的。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每一天的工作处处体现着我对专业知识的合理运用,所以不要认为专业知识没用,只是在学校时还没能真正地体会过用它的快乐,当真正能够用于实践的时候,只会感到不足,永远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不会感觉没用的。


      无论是哪个学校、学的什么,最有用还是先学会做人。做人这件事,不光是学校教给的,其实知识一直在身边,能不能从任何人的言谈举止中获得收获,这样的识错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轻易指出别人的错误,这不是能力,或者这不是一个有价值的能力,能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才是真正的能力。我们大多数人能够做到的就是能够说出别人的不足之处,但是看不到自己的不好,所以更高阶的能力在于大家能不能识别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去批评自己、改变自己,这才是最有用的。希望大家自问,能不能通过学校学到的这些知识,不只是简单的做一个遵循者,当然,如果连遵循都做不到,那就是对不起学校、对不起学的东西,但是有没有可能像那些优秀的人一样做创造者,去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我对同学们的期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