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旭佳,现就职于全球最大的上市咨询公司埃森哲。大学期间成绩优异,荣获上海市奖学金、潘序伦奖学金,大学毕业后考入英国G5精英学校之一的伦敦大学学院比较商务经济学专业研究生。2016届校友。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口述:康旭佳 采访:杨强 谢祺 整理:杨强 谢祺 时间:2020年12月6日 指导老师:黄嵘 地点:上海市南洋1931广场 Part 1 努力是光,没有光, 便不会有影 我一直都相信“天道酬勤”,也许努力不一定能快速获得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获得成功,勤奋便是兑现自己承诺最好的方式。 在进入大学之前,我提前做了很多“预习”功课。通过学长学姐的介绍,或者自己查阅资料的方式,提前了解了专业课程的大致时间节奏安排以及主要学科的大体学习内容,对大学学习和生活做了简单的规划。我深觉提前规划这个习惯让自己受益匪浅,“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一直坚信并用行动来践行这句话。 进入大学后,我会通过合理安排时间来保证每天小目标的达成以及让自己每天有一个规律的作息。我一般晚上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上床睡觉,早上六点半到七点起床的习惯,并且每天晚上睡前会梳理明天的“需完成事项”,写完下一天的计划会让我睡得更安心。在立信,我比较喜欢找没有人的小教室,打开头顶上的一盏灯进行自习,因为小教室的环境比起图书馆,显得没那么舒适,夏天比较闷热,冬天冷风飕飕,这样的环境更能让我时刻保持清醒,进行高效的学习。回想起来,大三那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在小教室复习着实很冷,但我告诉自己今晚必须梳理完《计量经济学》每个章节间的逻辑,将大颗粒度的知识点进行跨章节汇总。寒冷的环境让我不由地加快了复习的节奏,当晚学习任务足足提前了近1/3时间就完成,所以对我来说,可承受的外部不可抗因素可以在无形中推动我提高学习效率。就是这样一直坚持,也终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的总绩点连续四年排名年级第一,在毕业时获得了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在本科期间可评奖学金的七个学期中,我曾五个学期获得一等奖学金,两个学期获得二等奖学金,期间还荣获全校名额极少的中国电信奖学金,以及潘序伦奖学金等。 除了学习之外,大学四年的每个阶段都让我经历着不一样的体验。大一大二的我奔波忙碌于学生会的工作,从部员到学生会副主席,见证着我一步步的历练与成长,是学生会的工作让我做事更有担当、遇事更加沉稳,也让我的大学生活更加精彩;大三的我开始为留学备战雅思,说实话,我以前一直认为英语是我的一大短板,也因此曾犹豫是否要走留学这条路。我告诉自己,如果付出100%的努力还是没有办法达到理想的结果,那至少也不留遗憾了。坚定目标后,我开始从零重学英语,从英标到词缀,从每天刷200个单词到每天学200个新词,从四级听力练习到雅思托福听力练习,从生硬单词拼凑型口语到日常条件反射型口语……每天英语学习计划表的时间都是安排到每半个小时级,日复一日,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终雅思成绩达到7.0分;大四的我开始忙于实习工作,实习是一个低成本的可提前试错的好机会,不亲身进入职场体验是无法感知是否真的了解这份工作,更别提是否喜欢或不喜欢这份工作。我很感激当时获得的实习经历,正是那些实习,让我逐渐清晰自己在工作中的长处与不足,以及我应该如何有的放矢选择和规划研究生学习和生活。 在伦敦大学学院就读期间,最让我受益的事有三个。一是交到了很多真心的朋友,在异国他乡时,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相遇的朋友更交心,很幸运,在伦敦期间,我交了很多朋友,也遇到了两个铁定会成为我伴娘的闺蜜,虽然不是同一个专业,虽然学校离宿舍步行需要45分钟,但是不管自习到多晚,都会相约一同从学校走回宿舍,一路上分享很多开心的、搞笑的、烦心的、困惑的事;二是养成了“遇到知识盲区的点就当下立马消除这个盲点”的习惯。在刚入学不久,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一起上课、一起研究课题、一起参加派对,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不懂就问,不懂就查”的力量,这种不懂是指知识的盲区,而不是指通过推理思考可以得出相应解。他们对于自己遇到的新事物,会第一时间通过询问或Google,养成了这个习惯让我尽可能做到同一个错不犯第二遍;三是伦敦的实习经历与体验让我的留学生活变得更饱满。在伦敦留学期间,我总想着需要做点回国后体验不到的,但又能让自己快速成长和进步的事情,于是我通过学校的社团在伦敦开始实习,与多国团队合作,参与一家社会福利型企业的市场战略项目,为其提出新市场的进入方案,这段经历中,和一群优秀的人共事的场景历历在目,帮企业解决问题后的充实感让我印象深刻。 “能静能动”是我一直要求自己的四个字。在学习之余,运动是我喜欢的一种解压方式。我喜欢长跑,曾在多校联合冬季长跑赛中获得第四名;喜欢旱地冰球,曾作为校队旱地冰球的一员,参加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也乐于尝试不同的运动,网球、高尔夫、拳击等都是周末的运动选择。 我一直相信,努力是光,成功为影,没有光便不会有影,没有努力便不会有成功,要学会把努力变成习惯。 Part 2 打破舒适圈的壁垒, 领略不一样的风光 Part 3 找准人生的航向, 不要放任自己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