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百名校友访谈系列29:梁正品

发布日期:2018-11-30 15:35:32   来源:校友事务及教育发展办公室   点击量:

梁正品,19259月出生,1943年参加中国远征军,1952年起黔南州林业局职工。1982年获得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师职称证书。黔南第一批中级会计师评委之一。退休后创作完成了20多万字的回忆录《平凡人生》书稿,记录自己从重庆到印缅抗日战场,再到新中国成立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坎坷人生经历。1943届校友。

一个立信人的“平凡人生”

口述:梁正品

采访:何佩莉 张嘉薇

整理:张嘉薇

时间:2017413

地点:贵州都匀中医医院

 

学徒工“误打误撞”踏上会计路

9岁那年父母相继离世,我是在重庆的孤儿院长大的。那个年代像我这样的小孩很多,也根本不可能上学,大部分很早就开始出门讨生活了。在别人的介绍下,我到当地一家卷烟厂当学徒工,教我装订的陈师傅是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为人和气,每天工作之余都会在工作台上伏案学习,这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原来陈师傅在当时立信举办的会计讲习班读夜校。

那时候上海抗战局势十分严峻,潘序伦校长决定将学校迁至重庆北碚。学校内迁到重庆后几年,培养了大批会计专业人才。学校为解决抗战期间流亡内地的失学、失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在重庆开办了立信会计讲习班,目的就是为了能在较短时间内使失学、失业青年掌握会计专业技术,获得就业机会。

在陈师傅的鼓励下,我开始接触会计方面的知识。我用了二十多天的业余时间,逐字逐句对会计入门《初级商业簿记》反复认真阅读,还尝试用珠算、笔算演算习题上的算式。慢慢地自己开始对会计原理、记账方法等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更坚定了上夜校学会计的决心和信心。不久,在陈师傅的帮助和厂里的支持下,我正式开启了在立信会计补习班2年半工半读的学习生涯。不过,那时候我没有想到这个决定会影响我一生,更没有想到在立信所学的会计会成为我毕生从事的工作和事业。

那时的立信会计讲习班开设有初级商业簿记、高级商业簿记、会计学、成本会计、银行会计、政府会计等课程,每门课3个月,约100个课时,每周授课6个课时,分星期一三五、二四六的晚上7点至9点,授课两小时,作业由学生自己安排时间完成。每门课程经过考试及格后发单科结业证书,修完各科经过毕业考试,合格后发毕业证书。学校这样安排是为了照顾大多数白天还要工作谋生或已在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提高学习水平,顺利完成学业。

我用了9个月的时间,到19435月修完初级商业簿记、高级商业簿记、会计学3门课程,每门课结业考试均取得优秀成绩。

穿越喜马拉雅山

远赴印缅抗日战场

194311月,重庆市总工会向社会募招军人赴印缅抗日前线,想起日军的种种暴行,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入伍后,我被编入中国驻印军指挥系统(总指挥史迪威、李尔登,副总指挥郑洞国,参谋长柏诺德)直属部队战车运输第一队任一分队军需上士。

从重庆到缅甸这一路充满波折,部队运送士兵的军车因为机械老化,加之当时川滇公路崎岖不平,在群山峻岭中爬行缓慢,汽车经常抛锚检修。到达云南后,我跟随部队在昆明巫家坝机场乘坐飞机,沿着驼峰航线、翻越喜马拉雅山脉。

我还记得那时候第一次坐飞机,大家都很兴奋,又有些紧张。“飞机终于发动了,在螺旋桨飞快转动的轰鸣声中滑行上跑道,速度逐渐快起来,飞驶离地升空,坐在机舱中的每个士兵,一定和我一样地万分激动,挥手向养育我们的母亲——伟大的祖国告别。虽然没有像文学作品中那样的词藻:‘别了!伟大祖国,为了保卫您不受侵略者的践踏蹂躏,我们一定会狠狠打击日本侵略强盗,我们一定会凯旋归来,重新回到您的怀抱!’我相信每个战士这时的内心都在这样默默呼喊着。”

抵达印度汀江机场后,部队开始更新装备。我和战友们将国内的土布军装换成适合丛林的轻便军装,分批被汽车运往印缅边界列多军营,接受短期丛林战训。说起丛林战训,其实并没有很复杂,更多的是教我们这些士兵学会适应丛林生活,在丛林恶劣的自然条件中求得生存的本领,大至抵御毒蛇猛兽的侵袭,小到对蚊蚁毒虫,蚂蟥之类的防范。

后来,我所在的运输大队接到开往缅北前线的命令,分队长(连长)、军士都领到冲锋枪,普通士兵每人一支带刺刀的美式步枪。我们的目的地是刚攻克不久的新坪洋,这是进入缅北“野人山”的门户,距边境约70公里,为驻印军入缅必经之地。刚到驻地,我们就立即投入了新坪洋基地建设。全分队120多人,我年纪最小。我们跟随野战部队,在公路尚未修通地段,搬运空投弹药、给养,徒步将弹药给养穿越丛林运送到临时军供点,任务十分艰巨。

身在异国原始丛林,大家无时不在思念着亲人。但为了抗战胜利,已经没有退路,大家只有一个愿望,狠狠打击敌人,把日本鬼子赶出缅甸,早日修通中印公路,打通这条陆上的国际通道。

第二年,我和原运输大队80多名士兵在缅北孟拱被编到宪兵营学兵队,执行战地宪兵勤务,随反攻缅北战事的进展,先后在攻克后缅北的密支那、八莫、南坎驻防执行战地宪兵军事警察勤务,直到19458月日本投降后,我们才回国。

晚年书写抗战烽火岁月

1952年,我怀揣录取通知书和户口迁移证,兴冲冲来到曾家岩——我出生的地方,西南伐木总公司贵州公司招考处报到,正式成为一名工人。后来我又被分配到黔南州组建伐木公司(即现在黔南州林业局)4年后,分局迁驻都匀,我又举家迁到都匀,一干就是30多年。1982年我被全国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定为会计师,获得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师职称证书”。

1987年,我正式退休。一辈子忙惯了,退休后还是闲不住。省林业厅邀请我担任第二期、第三期全省林业财会训练班的教学工作,还让我参加编写《贵州林业企业会计》一书,我都答应了。后来,因我曾经在林业会计培训班负责教务,教学经验丰富,州财政局又推荐我担任财政部中华会计函授学校黔南函授分校教务主任。退休之后,我又多次担任州各职业学校、专业培训班的会计课教师。

退休了,我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我喜欢读书看报、写作和摄影,一些摄影作品还在全国和省内获奖。80大寿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应该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坎坷人生整理成文,为后代留个纪念。于是,我开始跑图书馆、进书店,自学电脑打字,查阅关于中国远征军抗战历史资料,结合自身经历,提笔撰写自己的回忆录。在家人和亲友的支持下,最终创作完成了20多万字的回忆录《平凡人生》。书中记录了我从重庆到印缅抗日战场,再到新中国成立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等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

后记

由于梁老在印缅战场上经常遭到飞机、枪炮的震慑,听力较差,加之已是93岁高龄,交流比较困难。此次采访主要由他的老伴石秀云老人帮助沟通。201793日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2周年纪念日,就在这天晚上原中国驻印远征军抗日老兵梁正品因病辞世。

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与追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