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百名校友访谈系列175:费逸洲

发布日期:2025-09-06 20:00:00   来源:校友事务及教育发展办公室   点击量:



  费逸洲,现任美国卡博特公司亚太区财务总监,中国注册会计师、澳大利亚公共会计师协会资深公共会计师(FIPA)、英国财务会计师协会资深财务会计师(FFA)。1989届校友。



探索不止 秉信而行




口述:费逸洲

采访:刘斯宇 张意雯 肖智颖

整理:刘斯宇 党伊雯

指导老师:党伊雯

时间:2024年12月18日

地点: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川路校区


承立信精神 塑职业素养


  在立信求学期间,学校严谨的学术氛围和务实的教学理念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立信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更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培养。这种教育理念如同坚实的基石,在我职业生涯的道路上,始终支撑着我坚持诚信的原则和精细的工作风格。


  在校期间,我有幸得到两位恩师的悉心指导,对我的职业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会计系的张维宾老师激发了我对会计学的浓厚兴趣,并为我指明了职业路径。张老师以深入浅出的教学法,将复杂的会计学原理讲解得生动而易于理解,让我深刻认识到会计不仅是技术性的操作,更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管理工具。



  另一位对我影响深远的导师是时任系主任的王文琴老师。她鼓励我担任系团支书,这一职位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它帮助我克服了内向的性格,逐步塑造了卓越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无论是在学生时代的领导角色中,还是在职场上的管理岗位,我都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受益至今。


  此外,学校实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我不仅在课堂上努力学习,还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这些经历如同桥梁,引导我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我的综合能力得到了稳步提升,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踏时代浪潮 绘职场蓝图


  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我感到无比幸运。自母校立信毕业后,我正好赶上了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时期。改革开放的巨大红利如同潮水般滚滚而来,众多杰出的跨国公司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前沿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治理体系。这为我们这一代人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让我有机会在不同的行业和岗位间勇敢探索,不断成长。


  昔日的上海市联合毛纺织有限公司厂区,如今已是东方明珠塔巍然矗立之地。作为上海首家合资股份制企业,这里不仅见证了时代变迁,更铭刻着我职业生涯的起点。每日从浦西乘渡轮横渡黄浦江至浦东上班,我目睹了陆家嘴的摩天大楼逐一崛起,改革开放的春风促进了陆家嘴金融区和浦东新区的蓬勃发展。


  在联合毛纺织厂,我深入了解了工业制造业的全面财务操作流程,在手工记账的锻炼中,铸就了坚实的会计基本功。曾与我共事的立信校友陆家明先生,是90年代资本市场的先行者。他的悉心指导为我日后攀登财务管理的高峰奠定了坚实的信心基础,并指明了方向。


  继之,我有幸成为索尼中国的001号员工,亲历了这家日本企业巨头在中国的创业历程。那时的索尼,作为日资企业的标杆,在全球市场占据着领先地位,吸引了众多行业精英。在索尼的十年间,我见证了公司从传统手工财务向现代电子化管理的重大转变——从手工记账到SAP系统的成功部署,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新,更是管理理念的重大飞跃。我深度参与其中,吸收了国际化企业的管理精华。期间,中欧EMBA的学习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财务的范畴已远远超越了账本,它不仅是数据的记录与核算,更是推动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动力,为企业决策提供精准支持。


  时代在进步,商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随着市场节奏的加快,日本企业的优势逐渐减弱,而美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和创新精神。我渴望在美资企业中进一步拓宽我的职业道路。在金佰利和百事的工作经验,让我步入了充满活力与挑战的快速消费品领域,深刻体会到财务管理是如何紧密伴随业务发展的每一步。通过精确的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和资金运作,我们为企业的市场扩张、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助力业务持续增长。


迎挑战破局 创新促成长


  2007年,我加入了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拥有超过140年历史的卡博特化工公司。这里为我展开了一片更为宽广的职业天地,使我能够全面负责企业的财务战略,推动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前进,不断创造价值。


  担任中国区财务总监一职,我负责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出乎意料的是,在我加入卡博特短短三个月后,便遭遇了一份来自公司总部的审计黄牌警告,指出管理上的漏洞。这无疑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场挑战。凭借在索尼和百事积累的丰富经验,我迅速梳理并提升了内控体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带领团队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管理优化。仅用一年时间,我们就将中国区的合规率提高到了95%以上,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达到了100%的合规率,这一成绩获得了公司总部的高度评价,我的个人价值也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增长和战略实施中的关键作用。在管理层的推荐下,我转岗至战略业务发展部门,投身于企业并购与整合工作,学会了如何运用财务工具来支持业务决策,深刻领悟了财务与业务之间的紧密联系。当我再次回到财务岗位时,我承担起了亚太区全面财务管理的重任。这一角色要求我具备全球化的视角,以便审视区域市场的复杂性,并因地制宜地制定管理策略。这种结合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的能力,已成为我职业生涯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以探索为灯 驶未来航向


  身为70后的一员,我深切体会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当前,在校的年轻学子们正站在时代的转折点上,准备全面拥抱这场巨变。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有幸见证并参与了财务领域从传统手工操作向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性跃迁。如今,新一代财务人员手握时代的接力棒,他们将借助人工智能的强大力量,重塑财务职业面貌,揭开全新篇章。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堪比电力发明的历史性突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


  在这个信息化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年轻一代面临着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的复杂环境。与过去相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为多元。特别是在校园学习阶段,这是塑造个人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在立信的学习生涯中,同学们不应仅满足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现代企业所需的,不仅仅是精通某一领域的专才,更迫切需要的是拥有广泛知识体系的通才。广泛的基础知识能够开启思维的窗户,拓宽视野,打破认知的局限。而强大的思维能力,不仅是业财融合稳定发展的基石,也是人工智能时代驾驭技术的核心。

  因此,我建议青年学子在校期间既要打牢专业知识基础,也要努力拓展知识领域。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能力将成为激烈竞争中的关键。年轻人需要培养跨领域沟通的能力,以便与不同专业人才高效协作,并在变化多端的环境中准确定位自己的价值。保持好奇心,是推动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日常工作中,如月度结账、数据分析,保持好奇心,积极探索创新解决方案,能从平凡任务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探索精神和持续学习,是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动力,为职业生涯注入持续的活力。


  青年学子应尽早发掘兴趣点,以此规划职业道路。同时,积极与导师、校友交流,了解行业动态和职场需求,借鉴他人经验,丰富自己的职业认知。这些交流和知识积累,将在职业选择的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立信校友,我感激母校的培育和“立信”精神的熏陶,这塑造了我的职业品格和工作态度。愿母校继续传承优良传统,培养更多具备专业能力和全球视野的人才,让立信的声誉在业界更加响亮。同时,我希望立信学子在职场中能够大放异彩,成为母校的骄傲。


  展望未来,我愿尽我所能,用智慧和资源回馈母校,与广大校友共进退,为立信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