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昆江,2003级校友,2003级广告设计与制作班班长,现任上海蓝晴设计工作室负责人。
口述:徐昆江
采访:吴佳盛
记录:徐蓓依
整理:徐蓓依,吴佳盛
指导老师:陶绮骋
时间:2024年8月11日
地点:徐昆江校友的家中
在学校的闲暇时光,我常漫步于校园周边及上海的艺术地带,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格言。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中,我一步步丈量艺术的足迹,这不仅加深了我对城市生活的理解,更为我的艺术灵感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使我在设计作业时能够结合所见所闻,激发创新的思维。
回想起大学时期的勤工俭学经历,我深感感激。学校提供了众多勤工俭学的机会,如办公室打扫、食堂帮忙等。在二十年前,许多学生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学校的这一举措为这些学生提供了极大的安全感。我真诚地建议现在的同学们也能关注校内外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不必将金钱视为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经历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拓宽视野,积累不同的人生体验。毕竟,外出探索之后,回到宿舍的休憩也会显得更加惬意。
与徐昆江校友的访谈照片
在校期间的学习为我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为我敲开了广告设计行业的大门。然而,职场上的“非专业能力”则需要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提升。这些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有效沟通、自我规划、时间管理以及业务拓展等。道路就在脚下,青春如同旋律悠扬。我始终坚守初心,以热爱为尺度,丈量着青春的每一步,不断向上攀登职场之路。
从设计助理到独立设计师,这一路上的艰辛不言而喻。我带着对专业的热爱,持续关注广告行业的发展趋势,探索新技术,学习新方法,不断自我加压,追求进步。在新时代,AI设计成为了热门话题。作为与艺术设计紧密相关的工作,新技术的发展无疑对艺术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新时代的浪潮,我们无法回避,唯有积极应对新的挑战。
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在推动艺术设计理念的更新与迭代。我们的任务是深化专业内涵,同时进行跨领域、多角度的尝试。在稳固现有客户群体的基础上,我们还需在其他领域探寻新的客户需求,为工作的拓展提供进一步的安全保障和创新转型。
我钟爱家中窗外的繁茂绿植,阳光斑驳地洒落,带来一片盎然生机。自从成家并有了孩子,工作之余,我常与妻子携手带领孩子外出骑行、跑步,享受家庭和睦的温馨时光。此外,我还自发组织了数十次亲子户外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更多地融入团队,体验户外活动的挑战与乐趣。目前,我还在学校的Keep徒步社群中坚持打卡。工作固然重要,但它仅是生活的一环,我们同样需要充盈而灵活的休闲时光,这样的生活才能让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徐昆江校友组织登山徒步活动
愿学弟学妹们珍惜大学的宝贵时光,努力提升自我,为未来的人生之路做好充分准备;趁着年轻,多走出去锻炼身体,结交挚友,关注社会发展动态,把握时代脉搏,挖掘人脉资源,武装自己的知识和情商。我相信,只要你们不懈学习,不断成长,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创造辉煌的未来。愿你们携着梦想与希望,勇敢地踏上人生征程,努力撰写属于自己精彩纷呈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