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百名校友访谈系列173:李佐康

发布日期:2025-05-17 20:00:09   来源:校友事务及教育发展办公室   点击量:





李佐康,2018届校友,退伍军人,禾胜(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创业导师、“校U送”平台创始人、上海市军创会副秘书长兼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委员会主任。

退伍不褪色 奉献显担当  

口述:李佐康 

采访:李蝶依、胡灵妹、孙新颖 

整理:李蝶依 

指导老师:黄嵘 

时间:2024年9月19日 

地点:上川路校区

热血报国 无悔青春
  每一位怀揣着爱国情怀的青年人,心中大概都曾种下一个参军梦,我自然也不例外。2012年,我仍是校园中的一名普通学子,当时校园里一股征兵宣传的热潮,同时一部激荡青春的军旅剧正在热播,是巧合又如同命运的安排,引领我踏上了人生中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在经过与几位好友讨论后,我决定报名大学生服兵役,响应祖国的召唤,投身军旅。那时的我,满腔热血,对军营生活毫无所知又无比憧憬,我渴望在那里磨砺自我,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我服役于广东省公安边防武警指挥学院(现:中国人民警察大学),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段充满挑战与磨砺的经历。初入军营,面对全新的环境和严苛的要求,我感到既陌生又紧张。严格的纪律、高强度的训练、与亲人的分离,让我一时难以适应。每当夜深人静,对家人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每当这时,我都会想起自己初衷何在——想成为一名合格军人的坚定信念。
  军营的生活,不仅仅是外在体魄的锻炼,更是内在意志的磨砺。在那里,我学会了如何磨平自己的棱角和尖刺,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
  在军营的日日夜夜里,我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共同经历了无数的挑战与磨砺。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两次连队嘉奖、一次个人嘉奖、一次“优秀士兵”等荣誉。这些荣誉,是对我努力的认可,它们像一枚枚勋章镌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前行路上的动力。


军魂筑梦 砥砺前行
  2015年,结束了两年军旅生涯,重返校园,重新拾起学业。回到熟悉的校园,我面临着新的选择:是去军校继续深造,还是留在母校完成学业?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留在母校,因为在我内心深处,一颗创业的种子正悄然生长。入伍前,我便积累了一些创业的经验,从摆地摊到涉足电商和驾校行业,这些实践让我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有自己的洞察。
  校园外卖频多带来一些校园安全隐患,也让我发现其中的创业机会,组建专业的校园外卖配送团队。在辅导员推荐下,我们将这个创业想法向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相关老师汇报沟通看能否在我们学校试运行起来。
  创业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起初,我们对撰写商业计划书毫无头绪,只能从零开始摸索。我们整个团队都缺乏经验,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试错和坚持,我们的创业项目——“校U送”服务平台终于落地。
  “校U送”是一个融合餐饮、购物、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平台,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体验。凭借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创新,“校U送”在校园内逐渐崭露头角。2017年,我们迎来了创业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平台营业额成功突破千万。紧接着我们不断扩展业务版图,成立了福州子公司,创建了“云膳食坊”美食城,并荣膺上海后勤协会会员单位。每一步的进步,都凝聚着我们团队成员的创业智慧与汗水。



创业坚守 逆境重生
  “校U送”业务蒸蒸日上之时,疫情突然来袭。一时间,校园紧急封锁,商家纷纷歇业,“云膳食坊”美食城无奈闭门谢客,校U送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账上资金链断裂,发不出工资,团队成员也陆续离开,一度面临倒闭。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放弃不是选项,我坚信校U送是可以坚守的创业项目,一定会有转机。
  随着疫情阴霾散去,我们重整旗鼓。优化项目管理服务,拓展业务领域,升级系统,团队也逐渐恢复壮大,用户数量稳步增长,业务逐步回归正轨。如今,“校U送”已成长为一个拥有上百名员工、数千合作商家、年营业额突破上千万的全国性校园服务平台,业务范围覆盖全国多省数十所高校,为广大学生带来便捷生活。



  创业路上,我坚守信念: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结果自然不负所望。以踏实的工作态度和为用户谋福祉的初心,深刻体会到坚持的力量。每次遇到逆境,我都会回想起在军营两年时光的历练,这段军旅生涯的经历赋予我直面挑战的勇气和力量。



义务有期 奉献不止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深知回馈社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我不可推卸的使命。我愿尽己所能,帮助他人,为社会和学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重返校园后,我积极参与学校的征兵宣传和军训教官工作,为学校师生提供帮助,同时也投身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竞赛中,力求全面发展。经过不懈努力,我荣获优秀教官、校园百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为我的校园生活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在新冠疫情严峻之际,学校面临着巨大的防疫压力,物资严重短缺。我调动多方资源,向学校捐赠了一批急需的防疫物资,包括84消毒液、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手套、医用护目镜等。此外,我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微薄之力。



  在创业的道路上,我是一路摸索、历经曲折、逐步前行。我希望年轻创业者能够少走弯路,在校内合作开展了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机会。同时,通过校u送平台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让同学们能有实践和运营推广的学习锻炼平台。对于有激情和想法的学生创业团队,尽力为他们提供各方资源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因为我深知,对于大学生而言,宝贵的实践机会和有力的资源支持至关重要,这些能够助力他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希望通过建立这样一个平台,为在校生提供更多锤炼自我、增长才干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在社会公益捐赠方面,我也尽自己的一份心意。近几年,我多次向母校捐赠,分别先后捐赠3万元和2万元支持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助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2024年向学校捐赠100万元用以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



  我希望通过这些捐赠,能够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除了资金上的支持,我还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与同学们分享我的经验和感悟,多次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累计孵化、资助十几个大学生创业团队项目落地,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了500个以上勤工俭学和实习岗位的机会。通过“授人以渔”的方式,我渴望能够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也希望能够以自身的真实经历激励他们,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坚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唯有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技能,提升能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在校生搭建一座通往社会的桥梁,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将始终秉持回馈社会的初心,不忘来时路。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创业者,我深知肩负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公益行动和捐赠,我希望将爱心与温暖传递下去,惠及更广泛的人群。无论是曾经的军旅生涯还是现在的创业之路,肩负使命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将始终保持这份初心和使命,不断前行。



  未来,我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母校的蓬勃发展,并持续关注学弟学妹们的成长之路。我将尽己所能,为他们提供更多切实有效的帮助与支持。因为我坚信,涓涓细流,汇成江海;点点星光,照亮未来。只有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