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云峰,1996届校友。现任大连银行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曾荣获中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东方之星。
砥砺奋进正当时
口述:戚云峰
采访:丁亚婷 邹志信
整理:丁亚婷 邹志信
指导老师:朱凯
时间:2024年9月11日
地点:大连银行上海分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96年我就读于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民星路校区攻读金融专业。由于那时候学校隶属于人民银行体系,所以被誉为培育银行业精英的摇篮。
回顾大学时光,最令人难忘的课程非珠算莫属。那时,学习珠算不仅是一种技能的锤炼,更是一项需要通过考级认证的挑战,绝非临时抱佛脚所能应对。夜幕降临,校园的走廊里总会响起阵阵清脆的算盘敲击声,那是一种独特的金融韵味,成为了当时学校一道别致的风景。经过严格训练的珠算技能,虽然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职场中鲜有用武之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计算器,但算盘的技艺在当时可是为我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初入职场时,我在银行的工作内容相对基础,似乎与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没有太多直接的联系。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过后,慢慢的开始用心去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能够洞察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巧妙运用,从而事半而功倍。比如我在银行从事记账工作时,面对复杂的账表和密密麻麻的大额数据,我运用了珠算中学到的“一目三行”技法。在拨动算盘的同时,心中已迅速完成了三行数字的加减运算,直接将结果录入算盘,这种高效的心算能力,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逐渐深入理解银行的基础业务,并开始接触更具技术含量的岗位时,之前所积累的知识终于派上了用场。例如,在我担任中信银行客户经理期间,阅读客户的财务报表成为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若非曾经学习金融、会计相关课程,这些报表背后的数据关系恐怕难以理解。即便一些细小的知识点已经淡忘,但扎实的基础让我能够迅速重温并应用这些知识。
在民生银行支行工作期间,我首次涉足国际业务领域,面对跨境交易的复杂性和遵循国际规则的要求,我曾一度感到迷茫。然而,在大学的国际结算课程中打下的基础,让我在关键时刻找到了方向。我回溯课本,重温UCP500的相关知识,很快便掌握了其框架和条款的精髓,从而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国际业务。
由此可见,大学所学的知识绝非无用,而是初入职场时未必能立即显现其价值。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对更高技术含量岗位的接触,那些曾经的理论知识便会成为职场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我衷心鼓励在校的学弟学妹们,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投身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知识在实战中得到检验和升华。
预事则立,不预则废
从踏入职场开始,我便开始精心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未来生活。首先,我立志让自己的各项能力与年龄的增长同步提升,坚信学习之路永无终点。其次,当能力提升遭遇瓶颈时,我计划进行岗位、平台,乃至行业的转变,逐步提升自己的职业高度,以寻求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因为我深知,职业生涯如同逆水行舟,只有不断学习、精进和优化规划,才能避免停滞不前,否则便是退步。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好几次关键的规划调整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中信银行的基层网点,我度过了六年的时光,从一名职场新人蜕变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然而,我意识到如果继续留在这个岗位上,我的成长空间已趋于饱和。因此,我决定转换发展平台,加入了民生银行上海分行,并逐步晋升为科长,随后又成长为支行行长助理、副行长,最终担任了民生嘉定村镇银行的行长。
在民生银行的最初几年,我的职业发展轨迹与自我规划不谋而合,我稳扎稳打,逐步提升。然而,到了2016年,当我担任民生嘉定村镇银行行长时,我再次感到自己的成长触碰到了天花板。那时,我已经年过四十,我深知自己需要更加努力,追求更高的成长。因此,我加入了大连银行上海分行的领导班子,从行长助理做起,逐步晋升为副行长,直至现在的行长职位。所以我建议大家从学校步入职场的那一刻起,每个人都应该结合所在单位的情况,开始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年龄增长进行细致规划。
在职场旅程中,我最宝贵的品质是始终坚信“明天会更好”。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工作后,我们每天可能都会遇到小问题,每月或每半年可能面临大挑战,这些都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面对这些挑战,只有坚定必胜的信念,我们才能勇敢地继续前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了身边的同伴,当我们都坚信明天会更美好时,我们便能够实现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例如,在大连银行上海分行,我们见证了自贸单元平台从零到一的创立,再到其从小到大的成长。2017年,我们在缺乏系统、人员和制度的情况下,逐步探索和筹备,终于在2019年2月获得了牌照。即便在疫情肆虐的三年里,我们依然坚持不懈,开展了多项业务。如今,我行的自贸单元在52家获得自贸资质的银行中,监管排名位居第15位,并荣获中债登颁发的“自贸债”杰出贡献贺信,以及久期财经授予的中资离岸债券杰出投资机构奖项。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确实遇到了无数问题,但我们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如果在任何一个时刻选择退缩,业务都不可能达到今天的成就。因此,我希望大家在面对困难时,也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信明天会更美好,坚信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谈到职场中的高光时刻,我认为它们都不值一提。然而,有一件事情让我感到特别的成就感,那就是前往北京参加中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颁奖典礼。那个场景是神圣而令人激动的。这枚奖章不仅代表了金融从业者极高的荣誉,也是我三十年金融职业生涯的一个缩影。
抱朴守拙,未来可期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环境下,我想向即将步入职场的学弟学妹们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请务必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这个信息爆炸、网络流行语盛行的时代,我们常听到如“躺平”、“侧卧”等词汇,这些代表着一种消极的工作态度。然而,这种态度不仅不利于个人成长,也是对宝贵时光的浪费。不论遭遇何种困难,无论环境如何,我们都应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珍惜青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即使面临就业难题,也不应选择放弃,而是要把握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每一次交流的可能。
其次,不要成为抱怨者。面对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总结、反思,而不是一味抱怨。积极的心态能够激发我们的内在动力,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挑战。专注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沉溺于消极情绪,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困难。
最后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和沟通交流能力。在大学期间,通过担任班级职务,我个人的这些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对我的职业生涯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我鼓励大家在学校中勇于承担责任,无论是班级、院系、学校还是社团,这些经历都是宝贵的,能够为你的未来职业发展铺路。高情商和良好的沟通技巧是职场成功的关键,它们不仅能帮助你在当前岗位上表现优异,还能为你的职业道路开辟更多可能性。在面试、晋升等重要时刻,这些能力将使你脱颖而出,赢得更多机会。
试想,在职场中,两位同样勤奋的员工,一位沉默寡言,另一位则善于表达和协调,谁更容易获得领导的关注和职场机会?显然,是那位具备良好沟通和组织能力的人。因此希望学弟学妹们努力进取,不断提升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和卓越的能力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