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百名校友访谈系列135:张喆宏

发布日期:2023-08-05 20:00:12   来源:校友事务及教育发展办公室   点击量:

 

张喆宏,现就职于华兴资本旗下的华兴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主要负责投行相关的质量控制工作。2010届校友。


致知力行 踵事增华

口述:张喆宏

采访:么萌萌 吴佳琪

整理:么萌萌 吴佳琪

指导老师:么萌萌

时间:2022年10月30日

地点: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


缘定立信  孜孜不怠


      我当初选择立信是因为财经类院校是高考志愿填报的热门,回首过往,我很庆幸能够选择这所高校,选择就读财经、金融类行业的方向。当各行业的领域划分固定之后,专业的对口在职业生涯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在立信的学习生涯中,我觉得学校整体的学习氛围和师资力量给予我正面影响,促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四年,我习惯了下课之后去图书馆看书、学习,有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提问,这对我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除了学习外,我也担任了4年的班长,宝贵的班长工作经历使我在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

       我认为大学四年时光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我们班级将近50个同学,我印象中同学们的学习态度都很认真、学习习惯也很好,所以我们班的挂科比例低,全班的均分高,班级每年都会评到先进或者其他相关的荣誉。我认为同学们只要在第一年步入正轨,之后就容易保持一个自主学习的状态,从而带动起良好的整体学风和班风状态。

       走出学校,进入社会之后,时常会遇到在不同场合中大家比较毕业学校的情况。有的同学会觉得出身立信是减分的,于是选择隐藏。我却认为作为立信的学生,我们有责任传承立信校训,打响母校的名牌,传递立信的声音,讲好立信的故事。我们没有必要去刻意回避一个既成的事实,我们需要做的是秉承校训,精进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以推动母校的社会影响力。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我时常记起立信的校训,想起潘序伦老校长为立信做出的杰出贡献,以此自勉。注重维护母校声誉,增强母校的知名度,这是作为一名立信学子应做的事情。




初出茅庐  见贤思齐

    “大四”毕业季期间,我进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之后参加了事务所的面试,后来就顺利入职了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开启了我的工作生涯。初入事务所的一两年,我承受着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的调整,这使我压力倍增、心态变差。幸而这期间我也逐步学会了自我调整与适应,不再仅因外界的一些评价而改变自己。我提醒自己:做好应该做的和想要做的事情,确认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变得更优秀就可以了。面对与别人的差距,需要清楚别人可能累积了长年的从业经验,而这并不是自己能在短时间内能追赶上的,所以,放平心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我们那一届毕业生去事务所的有135个人,我记得很清楚其中有一个男生,在培训休息期间大家讨论休闲相关的话题时,他每次都抛出来与工作相关的专业性问题。我们当时会开玩笑地说:“老师又开始讲课了”,但很快就钦佩于他的卓越表现。在工作的第一年,他就通过了CPA的全部专业考试,第二年就拿到了CPA证书。在工作的第三年、第四年,他得到了公司领导特批的连升两级。在工作的第五个年头,他的职级就比同期入职的我们高了两个级别。后来这位同学去了一个投资公司,并通过了司法考试。从他身上学到的两点经验,推助我在职场中加速成长:一是要有自信,他出身于工商管理专业,可见专业之间并没有那么大的鸿沟,不会成为我们职场上展现才华的阻碍;二是要努力创造机会,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我们的努力决定着我们的职业发展和岗位晋升。如果我们尽可能地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和学习上,激发出自己更大的潜能,就能收获了比其他同事更多的成长。

       做审计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同的客户,时间长了会接触到很多中高层的工作人员,比如财务总监、财务科长等。在越来越频繁地接触之后,我总结出了中高阶层群体的一些共有特性:他们的格局、谈吐与一般工作人员有很大的区别。这对我自身成长是一个不小的帮助。其次,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能让我加速前进。认识形形色色的人,有利于我坦然地去面对一些事情。在每次的社交与思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从多角度、更全面地做好工作。

经验分享  共促成长

     工作的深入开展,使我们职场人在各个方面都快速地成长。以外在形象为例,我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一次需要去漕河泾一家外资企业洽谈。处于12月份加班高峰期的我穿着一件羊毛衫、一条运动裤以及一双篮球鞋,就准备出发了,幸而有同队身着西装的师兄、同事的及时提醒,我抓紧更换了正装,从而没有误事。后来我逐渐认识到外在形象在职场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金融财会行业做的是要与人沟通的工作,通过对外表的观察是第一时间增强彼此感性的认识和理解的重要渠道。客户无法短时间了解我们的工作能力,有时会根据初印象判断我们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决定是否开展合作。

       我从处理整个上市公司或者IPO审批过程的经历中,感受到了专业知识只是工作的基础。好比我们使用一整套的工具箱时,基础知识只是其中的一把工具,我们还需要动用其他诸如团队协调、客户预期管理等工具。我与客户接触是信任度的沟通,找上级领导签字属于我与合伙人之间的信任度沟通,与手下员工打交道还要注重团队稳定性的沟通。在毕业之后你会发现,主修课可能没有想象中那种关乎安身立命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同行中能力和工作方面的成果之间产生的巨大鸿沟和差异,很可能是一些辅修课程和课程考察范围之外的能力。特别当同行之间的专业知识水平一致时,影响产生差异化效果的是其他环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在工作中从许多优秀的同事身上看到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职业追求,这对我自身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努力是无止境的。

       我觉得对于毕业生而言,特别是在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过于关注月薪是毫无意义的。为了区区几千块的月薪差异而选择从事一份职业规划并不明朗、发展前途并不清晰的工作,从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有时候我们要多听听过来人的建议和经验分享,以就餐为例,只有亲身“吃过这道菜”的人说明感觉才更具真实性。当然,大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今年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建校95周年,我由衷地感谢母校提供的求学成长环境,希望母校未来能够越办越好,成为上海财经领域独树一帜的优质人才培育学校!

     学弟学妹们在立信的求学过程中,要认识到机会和挑战并存。我希望大家能够把我分享的经验,作为前进的基石,能够超越我。我祝愿后浪一代一代比前浪更加优秀,引领着之后的同学不断地向前开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