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朱光,现任瀚艺HANART服饰董事长、艺术总监。他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式男装手工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上海市服饰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进会副会长。1985届校友。
传统与时尚的匠心融合
在按部就班中坚持学习
作为一名80年代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能获得包分配、有体制、干部编制的工作机会应该是非常幸运的,然而我生性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所以选择去尝试和冒险。我认为,虽然这可能会遭遇更多的挫折和失败,但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经历。我庆幸可以追求自己选择的人生之路。
我的第一份工作从事了大家眼中羡慕的铁饭碗——上海市卫生局的会计工作。当时,机关单位的工作环境相对严谨,工作时间缺乏弹性。几年下来,我深刻认识到,受限于这些规章制度的我将渐渐沦为一只温水中的青蛙。于是,我调整了思维方式,怀着一份好奇和兴趣,主动选择了转向酒店管理专业的学习。适逢80年代酒店管理专业在国内兴起,我可能是中国第一批接受这门新潮的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年轻人。正是这段学习经历在不久之后让我职业发展有了转向。
这次成功的经历对我的坚持学习形成了重要的正反馈,这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保持着不放弃、持续学习的习惯。在我后来进入服装行业的阶段中,我学习了艺术品鉴定的专业知识。这段学习经历培养了我的审美意识和理念。时至今日,我仍保持在身边放置一本书的习惯。最近,我在阅读《中国通史》,我相信无论人生处于何种阶段都应该保持着阅读和学习的习惯。
我对在立信的学习经历始终充满了感激之情。学校让我获得了扎实的会计基础和财务思维。尽管毕业后我并未从事会计工作,但财会专业知识仍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八九十年代时的公司对专业会计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了解公司的财务情况对于一名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影响很大。可见,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吃的苦,每一次的经历都会有意义。
在循规蹈矩中果断说不
卫生保健中心初创时服务面向社会,相较于体制内单位,工作环境相对开放、较为弹性。然而,它所存在的管理架构不清晰、制度束缚等客观因素,距离我心中的理想工作仍有不小距离。或许是性格决定,也许是年少意气风发,后来我毅然选择停薪留职,下海创业。
那年与时装秀的偶然邂逅,带给我个人强大的冲击。时装秀让我眼睛为之一亮,内心为之触动。我暗叹:“原装服装可以有这么美妙的变幻和色彩,原来衣服可以穿得这么漂亮!”对我而言,这是一场真正的审美启蒙,也是一次旧观念与新思潮的碰撞和解放。也许就是在那时,我内心播种下了一颗对于服装和时尚滋长好奇、兴趣浓厚的种子。
对于我们做几百几千件一个款式的成衣旗袍模式,他老人家说,“旗袍没有你们这种做法的,旗袍要定制,每一件衣服都不一样”。这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我才明白要做真正的好旗袍必须量身定制,不能走捷径。老先生秉持着“一生只做一件事,并做到完美”的态度,他还说“传统的技艺不能断在我们这辈人手里”、“海派旗袍的灵魂就是创新”。这些心得对我影响很大,推动我憧憬着创造出一个在世界舞台上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旗袍品牌。我的梦想越发清晰:要把东方审美带向全世界!
瀚艺对我而言不仅是爱好的事业,更是一种使命感!我们的海派旗袍在联合国维也纳总部的“中国文化日”上,在登顶的世界舞台中心传播着中国审美力。我们曾在布鲁塞尔的中国文化中心举办过《从上海到布鲁塞尔:百年旗袍展》,也曾在巴黎开启过一场中国旗袍的文化之旅……通过努力,我们的海派旗袍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服装商品,更会是走遍世界的文化传播者。
我们致力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推动中国式生活方式的回归与传播。在这融合传统与现代、古典与艺术、传承与时尚的旅程中,无疑充满了新奇与挑战,但每一次的尝试都让我更加坚定着自己的使命感。当下,传承传统不是不要国际化,而是要更加拥抱这个世界!我们从东方的角度、中国传统的角度,多元地表达我们的审美,从而在国际时尚界中开辟出我们的一席之地,让“中国审美”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