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平,2017届校友,不倒翁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市甘肃定西商会党支部书记,退伍军人。公司从事企业团建、学生军训、亲子活动定制等业务。
山止川行天地广
投笔远从戎 磨砺生勇毅
我2011年报考了本校工商管理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出于对未来工作的考虑,来到了上海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当时上海金融学院还未与立信合并,因为报考的专业有调剂,我最后选择了市场营销专业,后来转专业到了金融理财专业。在市场营销专业学习对我后来创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在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在具体的维度上或许难以分辨其影响,但是在制定营销策略的宏观维度上,市场营销专业习得的专业知识依然对我产生了许多影响。我直到现在都与母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班主任保持着联系,他也时常会给予我们一些业务上的指导。
大一时,我出于爱好报名了户外驴友团,参加了几次,我就发现作为领队既可以带队游玩,又可以获得薪酬,就产生了去报名当领队的想法,并付诸了实践。等累积够了带队经验,熟悉了基本业务之后,我又想到能不能自己当组织人,以及这种业务是否可以在校园里开展。不过,刚刚离开一心学习埋头苦读的初高中,进入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的大学,我大一大二时期还很迷茫,没有立刻采取行动。当时正好看到招募参军的信息,觉得当兵可以强健体魄,应该算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就报了名。再者,当时参军入伍的相关政策也很不错,比如退伍后可返沪落户,还有一次性的经济补助金。
我是2012年入伍的,那个时期参军的大学生还比较少,当时只有几个人去报名,不像现在我们学校一年就有几十人入伍。在军营中有很多难忘的回忆。当时我所在的部队是负责武器研发的技术部队,对于个人素质有极高的要求,讲求一丝不苟。我现在处理事业和日常生活的各项事务,或多或少还保留着部队带回来的一些严谨作风。我们部队位于山西太原的一个县城中,条件特别艰苦,很磨练人的意志。后来我在创业的过程中敢于面对一些难题,一定程度上也源于部队精神的影响。入伍这个履历带给我很多的收获,我创业的时候,得到了很多来自政府的扶持政策;跟客户对接的时候,退伍军人的身份也有很多正面的影响。军队对于一个人有不少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段军旅经历给我留下的精神财富在我的创业过程乃至人生中都是极为宝贵的。
退伍回到学校之后,我也有了不少想法,就着手尝试自己组织户外活动,最终发现这是可行的。于是,我就在我们学校开展业务,并慢慢在高校圈子中拓展业务范围,后来也有了一定的规模。
务实勤创业 坚韧克时艰
虽然大学就开始创业,但我毕业之后并没有继续创业,而是在浦发银行杨浦支行工作了一年,在工作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这个职业其实不是很适合自己,于是决定自己创业。这个时候,我又想到了我在大学中的创业经历,创立了不倒翁文化公司,主营业务就是户外运动和团建。
创立这个公司,我们的企业文化秉持两点:一是要务实,二是要创新。我不希望像市面上很多公司一样“画大饼”,提出一个很宏大的口号。我想要的是扎扎实实立足于这个行业,踏踏实实地做业务。现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得很快,带动了许多技术和理论的革新,由于现在营销策略的快速变化以及客户对拓展团建活动具有个性化的新要求,所以为了高端的业务水平,我们团队一直强调要保持创新精神。
创业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问题,这要求我们团队的每一名成员几乎都需要全面地兼顾多项业务,以良好的心理建设积极应对不同情形。马云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是死在了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其实就是这样,很多人面对问题沉不下心来,可能就难以发现那些美好的东西。还是要坚持、要积极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刚开始自己做生意的时候什么也不懂,也没有这方面的客户,不过还是发展到了现在。以前在银行工作时,只需要负责一小部分内容,但是当自己真正跳脱出来以后,就发现做生意、尤其做一个管理者,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这个还是很具有挑战性的。再者,我们之前学到的东西和现实之间的差异也是我所经历的挑战之一。比如,我们当时学的市场营销的一些营销手段和最近几年兴起的自媒体、短视频平台等营销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之前我们学的理论知识里并没有涵盖这些东西,而这些发展得很快,对业务影响很大,需要去不断学习、适应、进步。
我们的业务量是随时间增长而不断增长的,从最初的校内团建需求,到同学毕业后工作岗位上的团建需求,再到这几年带过的学生在工作后发展出的团建需求。顾客新旧交替,业务也就一环扣着一环源源不断地来,如此也就逐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了。
我们这类业务受疫情的影响确实很大,但我仍然坚持了下来。疫情初期,我们公司根本没有业务可做,可以说是全军覆没了。我是2018年出来创业的,到现在已有四年多,而被疫情影响的时间就占据了其中的三年多。这期间受到了很多我们学校老师的帮助,我自己也在想办法积极应对。一直以来,我都坚信自己所坚持的事业是具有远大的前景的。如果不是疫情的话,我也有信心把它做大做好,所以并没有轻言放弃。期间,我做过兼职,开过顺风车,送过闪送、外卖,这些都带给了我一定的社会阅历。作为创业者,我认为首先自己必须要认同这个行业本身和它的前景,并且凭借兴趣和热爱坚定地从事它。如果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疫情的三年重压可能就扛不过来了。去年疫情形势总体上还是很严峻,但是到后半年基本上我们的业务也发展起来了,已经扛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我们前年还新开辟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业务,主要是每年做一些学校配套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像军事训练、行为习惯培养等等,一年服务的人数有上万人。疫情对企业团建这种行业有影响,但对校园里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影响不大,现在发展得挺好的。
我现在与母校的多个部门都有积极合作,这不仅是我个人的愿望,也跟我的身份有关。一方面,我是我们这一届的校友联系人,本身有连接毕业校友和学校的责任。另一方面,跟我的军旅生涯有关,我现在是我们学校的征兵宣传大使,每年征兵的时候,我需要在母校的几所学院做征兵宣讲。现在武装部一年两季的征兵我也都有参与,军训则是武装部每年退伍学生和我这边一同负责。和母校的合作是充满收获的,母校给予我的各种身份,都是对我的认可。我很乐意以己所能回馈母校,进行一些义务劳动和资助,我赞助了母校的很多活动,比如每一年年底的校友团建会、毕业十年的校友返校、前年我们学校的辅导员运动会等,这些都是我想尽可能做的一些事情来回馈母校。
无惧多尝试 青春当有为
我最初离开银行时,之所以创业项目选择做户外运动和团建,首先是因为感兴趣,其次是因为我自己在大学读书期间有过相关的经验。直到现在我还坚持着户外运动的爱好,这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喜欢,更是因为我在从事这个行业。如果完全脱离实际,高居象牙塔之上的话,业务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近几年业内的变化也很复杂,只有不断参与,才能够在大方向上对公司的业务发展有正确的把握,为此,我一直在认真工作的同时不断深入对兴趣领域的探索。去年因为疫情,大家无法进行中长途旅行,短途的露营活动就变得很受欢迎,这就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如果自己不去切身参与其中的话,很容易丧失对行业动向的敏感度,与业务脱节,还是要去参与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如果从事兴趣爱好的相关工作和按部就班步入工作产生的收入差不多的话,我想很多人都是愿意选择前者的。个人认为,其实很多人的兴趣爱好无法支撑日常生活的开支,可能正因为短期内喜欢的东西不足以支撑生活,所以多数人才被迫选择了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创业初期,我也确实感到喜欢的事情转变为工作以后,突然就变成了另外一副面孔。追逐兴趣爱好本身是很自由很快乐的,但变成工作内容时就成为了一种重压:面对的是甲方的各种苛刻要求,与临时起兴地参与的的确确是两码事。当然,我最终还是从这种矛盾中走出去了。这份工作使我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也慢慢收获了很多客户的信任。现在我们的老客户很多,他们给予我的信任成为了支撑我做下去的动力,使工作转变成了一种新的乐趣支撑着我,让我能够不断继续前进。
人一生就是要多尝试,不要害怕失败,我一直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徒步、骑行、攀岩、漂流、滑翔伞等户外活动,都是我的兴趣和事业,本身就是我自己热爱的,之后以事业的形势发展也很好。我每年都一个人自驾2000多公里。我的家乡在甘肃,过年回家都是自己开车回去。开两三天就到了,一人一狗,路上能边走边玩,且行且看。我真心觉得适当地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是有好处的,心态会更加开朗、健康。读书久了,多出来走一走还是很好的,要劳逸结合。
我不太想教育后来的同学。我听别人说过,作为成年人,首先不要轻易去教育年轻人。如果要说有什么寄语的话,我希望同学们在校期间一定要多尝试一些新事物,多发展一些兴趣爱好,做那种难而正确的事。挑战一下自己,不要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原地踏步。大家都还青春年少,前途无量,后生可畏!
母校已经发展得很好了,新校区也建得很成功,作为校友,我会用创新的方式配合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母校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