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巧,煜新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上海积分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先后取得法国马赛商学院MBA、上海交通大学EMBA。2013届校友。
书山有路勤为径
七巧才识气自华
口述:王建巧
采访:马娅君、任隽仪、蒋诺、徐谦
整理:任隽仪、徐谦
时间:2020年10月18日
指导教师:黄嵘
地点:学校校友之家
听从内心的选择做自己喜欢的
回忆大学学生时代有很多感触,有踩过的坑、有遗憾、有收获、有成长。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一颗好学的心,时刻给自己充电。当下互联网时代,需要的是网状型专业性人才,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一定需要对各个领域十分熟悉。担任上市公司的执行董事,如果只有财务、税务、法律这样的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拥有商业分析、综合管理等能力。当我们自身足够优秀时,不论时代怎样发展,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或者疫情是否爆发,我们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栽种梦想要有合适的土壤,放飞梦想也要有明确的方向。选对就业行业能节约试错成本。在毕业时大家都会面对这样的迷茫:我该做些什么?我喜欢这个行业吗?以后我能一直做下去吗?大学时的实习就是让你认清这些问题。如果是,那就坚持下去,如果不是,就该思考你想要的是什么,你擅长的是什么。这一点很重要,大学刚毕业的头几年都是探索期,一切皆有可能。毕业时选择工作的公司,以及前几年你在这个公司的积累和学习经历,是你入这个专业领域的敲门砖。这段经历可能会影响你一生。有一段大型知名企业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你会一直从中受益。在优秀的公司,你能接触到前卫的企业文化,先进完善的商业模式,这些是打造你眼界与能力的基石。
在我毕业的头几年里有两件事是印象最深刻。一是在深思熟虑之后的转行。在宝钢财务岗工作半年后,发现原来财务工作并不适合我,一直在和内心做斗争,多次自我对话之后毅然选择离开这个岗位和行业。要善于发现自身优点,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和专业,方向选对了会事半功倍。其次是毕业后赚的第一桶金。从宝钢出来后,我同时做了三份工作,在平安银行做信贷审批,和朋友合作了一家贸易公司,为商会做一些配套服务、还负责了一个做不良资产的平台在上海的办事处的业务。那个时候很辛苦,每天都很忙,没有周末,下班就要去忙项目,到家已经10点了,一个冬天瘦了十几斤,但同时也是自己的最大成长和收获期,第一个不良资产落地,赚的人生的第一桶金,让我兴奋了很久,更有对自己转行决定的肯定,也坚定了之后的事业道路!要想收获比别人多,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认真的态度对待生活里的每一天
“你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这是一个令人迷茫的话题。我曾经是金融会计专业,也在文汇报实习时拿到了记者证;后来在平安集团风险管理工作了两年,一直在各个行业中摸索着前行。我最终没有继续做会计,而是选择自己创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你们应该拓宽自己的眼界多接触各行各业,多去体验和了解这个社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会帮助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同时也更多认识和了解所处的外在环境和世界。把自己的格局打开了,那么将来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没问题。
保罗•史托兹在《逆商》里把人分为三种类别:攀登者,扎营者,放弃者。放弃者,顾名思义那些永远不冒险,一切都追求“稳定”的人都是放弃者。他们想尽办法避开所有挫折和困难,从一开始就选择最“稳妥”的路。扎营者,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却选择在某些逆境面前妥协,在某个舒适区域扎起了自己的营地,不再前进。很多创业者或者面临中年危机的人都会如此。
我觉得自己属于攀登者。前进的路上有时快有时慢,但我一直在砥砺前行。只要是我自己认中的,就一定会顽强地坚持下去。在创业过程中,务实和务虚同样重要,不止要脚踏实地的坚持和付出,也要适时的宏观把控,去反思自己走过的路!学会理性判断,做出正确决策比坚持更重要,一个项目遇到问题或瓶颈,要懂得综合判断,是否值得继续坚持,适时止损未尝不是成功!

事业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项,除了工作之外我们还有更多重要的东西。如何平衡工作、生活和家庭,这可能是大部分女性要面临的问题。因为公司在北京,家和孩子在上海,两地分隔,我将重心放在了孩子身上,没能很好的照顾到公司。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回报。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这一点十分重要。孩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家庭责任,更是社会责任,培养好一个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自我的成就感,在未来他将会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意义。所以在孩子最需要母亲的时候,我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家里;当精力可以平衡时,再回到事业上。
对于事业和生活,我一直坚信着三种观念。第一,认真对待生活的每一天,不将就。认真完成学习中的任务,认真完成工作,认真完成一切事情,你会发现,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会变得非常有意义,同时还能养成好的工作和学习习惯。不将就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不求十全十美,但求尽到全力、不愧吾心。这样便能抓住眼前的机会,把握住人生的转折点。第二,永远保持一颗上进的心,时刻充实自己。正如我在前面说的,在大学时我一直没有放弃在学业上的精进,工作后也一直保持上进的心态。所谓上进心,就是让自己不断变好,上进的精气神会让人感受到这个世界有很多值得奋斗的东西,追求爱好时,上进心才真正让人快乐的东西。第三,生活需要仪式感。王小波说过:“我们的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它是一种敬畏,一种美好,一种精致,一种态度,它无需做给别人看,只需要你从内到外的用心,让平凡的生活里充满着独一无二的感动。”用庄重而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活里的每一件事情,生活本就值得我们去热爱。就像一个私人空间,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兴趣,能在你最压抑、最难过的时候有所帮助。对我来说,家庭教育是我的爱好,我会在这方面做相关的学习和研究。我会关注国外的研究数据,也会在业余去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我们还成立了一个家庭教育的平台,帮助更多的家长解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由于对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在教养孩子方面没有太多的焦虑。这也就回到了前面那个问题,应该如何平衡生活、工作和家庭。在充分了解了教育方法之后,花费在孩子身上的精力相较更少,却可以收获更好的效果。虽然我陪伴孩子的时间没有全职妈妈们多,但我和孩子们的相处模式是一个高效率的亲子互动。与此同时,孩子们也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他们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探索兴趣。

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慈善家
邵逸夫曾说过: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慈善家!做公益,最大的是收获就是懂得爱与被爱,懂得珍惜。对于许多企业家来说,社会责任胜过企业利润,在群众、政府的支持下,未来的社会发展目标是成为引领整个公益慈善行业的队伍。对于我而言,现在我有一定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人、回报社会,在看到被我帮助过的人们过得幸福快乐,我更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感。帮助他人对于我而言是习惯、更是长久养成的本能,原生家庭一直教育我要保持善良与热心,受此影响我从不吝啬自己的爱心。热衷公益,并不是就此标榜什么,而是的确乐于其中。大学里我唯一选择的社团是红十字会,当时作为学校第三分会会长,带领我们的团队在各大医院、敬老院做志愿者,帮助过许许多多老人。这种淡然友善的态度与红十字会精神伴随着我一直滋养着灵魂,我感到受益良多。

那一年偶然看到朋友圈转发的一个我们学校刚刚毕业的学妹刚刚毕业没多久本应步入社会迎来她人生美好时光的时候却不幸得了重病发起的水滴筹求助,看着上面她的照片,花季般的年龄,背景中熟悉的校园,让我回想自己青春时的样子,在学校里欢声笑语,一瞬间情感五味杂陈涌上心头,当时就联系了学校校友会的老师我要尽我所能帮助她,通过学校送去了我的心意和慰问。我只知道她是我的一个学妹,并不知道她的名字、哪个院系毕业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想到在大家众人的帮助下她能继续追求梦想、书写她的人生,我就已经足够满足了。这个时候,源自内心深处的喜悦油然而生。就如歌词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更美好!

公益并不是取悦他人,而是让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其实公益不只是捐钱或者是有钱人才能做的事。一定要捐出它不分大小、不分场合、甚至有时不过是举手之劳,随便信手拈来为他人做一点什么,都是公益。永远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一颗感恩的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人人都有强大的善念、善心和善意,这是需要被唤醒的。企业家的责任就是去唤醒人们的善意。善心永存,岸芷留香,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

·END·
排版 | 薛一凡,隋富斌
责任编辑 | 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