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百名校友访谈系列139: 杨远

发布日期:2023-09-02 20:02:46   来源:校友事务及教育发展办公室   点击量:


杨远,现任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公司业务营销二部副总经理,兼任闸北支行营销副行长。2010届校友。


以“信”立身  惟实励新

口述:杨远

采访:王锐、朱思陶、杨雨洁、肖瑶、顾振谕

整理:王锐、肖瑶、朱思陶、杨雨洁、顾振谕

指导老师:王锐

日期:2021年11月3日

地点:南洋商业银行(上海闸北支行)


忆往昔:惜青春,向未来


回望过去,难忘的是校园生活。谈起我对立信的印象,就要从高中讲起。高中三年我便是在松江度过的,对松江大学城有着自然而然的熟悉感与亲切感。那时的立信校园,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当时还不知道什么名字的“诚信柱”让我感受到这是一所整体氛围沉静稳重的学校。当与别人谈起立信时,大家评价都很高,都说从立信毕业的学生会是一把财务好手,这些有目共睹的事实使得立信在业内有着良好的口碑。基于以上因素,高考那年,我抱着将来可以顺利就业的目标,选择来到立信。


进入立信后,起初和我想象中自由且悠闲的大学生活有一定的差别,我和身边的同学大都是在踏踏实实地求学,几乎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而对校内外活动投入精力不多。总的说来,立信给我的印象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是一所整体氛围务实的学校,是一个比较内敛的地方。立信会让你明白进入大学就是来学习的,毕业后也会有更多机会。


在立信校园的日子里,辅导员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如哥哥姐姐般的照顾和陪伴。我对两位辅导员印象很深,一位是邓娜老师,她当时作为一名新教师非常尽职尽责地关心着她的第一届学生,也就是我们;另一位名叫朱盼的辅导员则与我住同一个楼层,虽然不是直属辅导员,却也经常同学生一起打球,关心学生的生活。


在立信校园的日子里,校园活动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当时参加的“十佳歌手”。身为校学生会文艺部部员的我,抱着尝试的心态报名参赛,虽然我平时看似外向乐观,站上舞台的那一刻却感受到了紧张,不过后来渐入佳境,也算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令我惊喜的是,那次比赛学校不仅邀请了校友平安压轴献唱,还请来了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作决赛评委。获得这个荣誉后,我还与大学城其他学校的同学组建了乐队,可惜随着几位学长的毕业,乐队最后解散了。现在想来依旧万分感慨。


其实我从没有接受过声乐训练,当时参赛纯粹是想挑战一下自我,没想到最后发展成了自己的爱好。遗憾的是毕业后因为工作原因,平时便没太多机会再一展歌喉。但我认为,人还是得有兴趣爱好的,它将是你未来人生路上的一处完全属于自己的“驿站”,让精神得以放松。另外,我真诚地建议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以应对未来几十年高强度的生活、工作节奏。



秉校训:守初心,尽责任


“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校训,作为潘序伦老校长寄予立信学子的希冀,影响了我职场中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信”字贯穿了我整个职业生涯。


2010年毕业季,通过学校举办的招聘专场,辅导员邓娜老师的职业指引,以及自身的努力,我顺利进入招商银行,成为一名银行柜员,这是我第一份工作,后因各种机缘巧合,转岗至对公客户经理。自2016年至今,又先后到了盛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营业部、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任职工作。回顾职场经历,我始终秉持立信校训,将“信”融入工作。


金融行业可以分成券商、投行、传统银行,同时也囊括保险、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租赁公司等。在现有宏观经济框架下,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实现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商业银行是货币政策的最终执行者,所以我认为,商业银行就像是金融行业这座“金字塔”的底座,起着奠基石的作用。无论货币政策的松紧,商业银行均可通过资产或负债端进行展业,最终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换言之,银行是现代商业运转的基础,叠加目前国家日益重视商业银行对实体企业的支持,令我作为一个银行人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作为银行从业者,天天与金钱打交道,说实话办实事是极为重要的品质,这与我一直以来秉持诚信的观念相吻合。




如果把银行比作一台大机器,每位员工则是机器中的一个个小齿轮,只有操作好每一个齿轮,机器才能运作,这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把齿轮转好,使得整体正常运作,是非常重要的。机器内部某个地方出了问题,就要马上检修。同时,每一个齿轮也要带动周围的齿轮一起运转。正所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踏上工作岗位后,我发现很多事情单凭一人是无法完成的,是需要团队成员互相扶持、互相协作的。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诚实谦虚地与大家沟通,是银行这台“机器”正常运作最好的润滑剂。


从事一份工作,有一帆风顺的时候,当然也有荆棘满地的时刻。当工作中遇到困难,推动我继续向前走的是一种责任心。在银行里工作,不仅有朝夕相处的同事,也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客户。至于困难,业务的繁杂只是一个层面,更多的则是在与人沟通时,大家基于不同立场所产生的障碍。一直以来,我也始终将“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校训内化于心,秉持着做实事说实话的理念。例如作为前台,跟中后台的沟通、跟客户的沟通,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争论。对此,不能避之不谈,更不能用虚假的话语掩饰,不然可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与损失。这也是我受到立信校风熏陶,校训引导的结果,是立信精神的体现。


寄箴言:提技能,强本领


新时代的青年有新的责任与担当,结合我所接触到的职场新人,我认为现在的应届生需要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首先,应当锻炼自己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夯实基础,是该专业学生学习的基本,而能将自己的思维有逻辑地表达出来则尤其重要。在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各种信息获取成本,建议各位在大学时代就应当多关心关注时事、政治、财经新闻,并有意识地融入自己的学问、思考和见解,从而养成多听、多看、多想的习惯,相信在走出校园后更能凸显自己的能力。立信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的是金融、财会等方面的工作,如果在面试时能把自己所关注到的,具有时效性的财经新闻与问题结合起来并清晰地向面试官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现出自己的综合素养。其次,需要适时调整状态。比如在毕业前,应该逐渐把自己的状态向职场过渡。而当步入职场时,定期复盘,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为公司谋取更大利益,将成为一个负责工作者的习惯。




一直以来,从立信毕业的学生都具有“务实”的特质,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我非常感谢母校培养了我务实的作风,立信的校风、校训至今仍在不断地提醒我要脚踏实地、要讲诚信。如今,我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便如社会大机器运转的齿轮,每天都在不停地转动。目前,许多大学生都纠结于工作、考研和出国深造的选择上。但我认为,学历只是块敲门砖,真正决定你日后在职场上能走多远的还是职业素养与综合素质,当然,“务实”也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


如果非常坚定,或者能力可及,那么选择考研和出国深造是没有问题的。但若是能在本科四年中脚踏实地读好书,锻炼财务水平,提高职业素养,那么即使本科出身,只要能力足够,为人踏实,有责任心,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选择职业的时候,一定要想好未来自己的职业角色。偏向平稳一点的工作,可以选择一些国有企业或大型公司的财会岗位。希望给人生设置一些挑战的话,金融行业也有许多机会。但无论何种选择,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


现在的青年一代跟以前的一代大有不同,他们更加独立,也更有自己的想法。作为学长,我建议学弟学妹们在工作中要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论期限,完成份内的事是人人皆能做到的。但是,怎么合理利用资源,将自己的特长转化为团队的贡献,才能充分体现个人的价值。怎么使自己的团队任务完成得更有效率,是不易的。



青年一代一定要脚踏实地,要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得远一些,目视远方,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把眼前事做好,事情做好了,机会也会自然地来敲门。另外,虽然现在的青年一代都比较独立,喜欢宅在家里通过各种在线的方式与人交流,但是我认为传统地面对面接触仍具有现代通信设备所没有的优势。闲暇之余可以积极参加集体的活动,相信你们会对身边的“战友”有一个新的认识。最后,持续地学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在职场上可能只能运用到一小部分,其余都是要踏入职场后去学习的,这里的“课本”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可能就是一本书,也可能是一项任务、一次失误,甚至可能是某个人的一句话、一副表情、一个眼神。  


饮水思源,我深切感激母校的栽培,也密切关注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希望有机会为母校贡献绵薄之力。预祝立信95年校庆活动成功举办,祝愿母校积历史厚蕴,育人育德,再谱华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