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百名校友访谈系列115:程旭

发布日期:2022-12-04 16:13:12   来源:校友事务及教育发展办公室   点击量:

 

程旭,2007届校友,现任品牌中国集团总裁助理兼投资部总监、品牌中国集团下属产业基金总经理、品牌中国集团下属云堡未来市园区项目总经理。


我乘旭日追清风

口述:程旭

采访:刘俊麟、孟晓、康梦琪

整理:刘俊麟、孟晓、康梦琪

指导教师:夏慧勤

时间:2021年11月2日

地点:上海市松江区云堡未来市


信心无畏    青春无悔



       2004年我考进了立信的审计专业,那时松江大学城建立时间不长,没有地铁,我毕业了地铁都还在建,没有通车。大学四年,我们基本上都是校车往来,出行很不方便,每天都在校园学习,我都没怎么出过校园,出去的话最多也就到松江的镇子上逛一逛。除了交通不便捷,学校配套也不是很成熟,和现在大学生的条件相比,算比较艰苦的,没有这么多餐饮、娱乐、消费活动场合,娱乐生活也只在寝室同学之间。我们基本都以学习为主,学校的学习氛围也很浓厚,学生们会自发参加晚自修,毕竟当时也没有什么多余的选择。手机、微信都还没有普及,和家人联系用的是寝室插卡电话,当时还要出去买专用的电话卡,手机价格实在是太贵了。



       我在立信读书时,学校有继续教育培训平台,我就一边读书一边深造,白天在学校里面上课,晚上就到培训班去上专升本教育课程。功夫不负有心人嘛,后来我专升本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完成了学历上的提升。我的家庭的情况比较特殊,父母是知青,我小时候跟着父母,在安徽读书,中考才考回上海,英文之类的基础教育水平和这边的孩子不太一样,进入大学后为了提升自己,不断地在立信深造,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状态。

      从学校毕业后我进了立信事务所做审计,这份工作确实很忙,一年中半年的时间都出差在外地。2012年我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董事会秘书,也考取了独立董事的资格证书,具有了出任上市公司董秘和相关职位的资质。后来我也一直进行继续教育,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状态和热情,不断地进步,提升自我。毕竟我们这个行业身处于政策前端,财税政策一直在不断变化,保持终身学习与积极进取的状态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在的学习渠道比起以前来说丰富不少,线上课程、慕课,包括海外大学的一些课程,都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所以在我后续的从业中会对我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建议:“你们在校期间可以参与的学习或者一些资格的考试,不一定是以考出证书为最终目标,而是要重视参与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丰富你的知识面,让你不断进步,不断提升”。



博学明辨    慎思笃行


      我从立信毕业后,工作的前五年都留在了事务所。虽然有像海关、税务局这样的职业可以选择,但经过综合考量,想着在事务所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所以还是选择了事务所。从事务所出来后,就业经历完全是以审计师为专业条件,一直到后来转入投资机构,在一个私募投资基金任投资经理。同年第二个投资项目就是我现在这个品牌中国集团,这个集团现在是以广告文创为主,也是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整合营销公司。

      我选择转型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视野和瓶颈,如果一直局限在一个专业的角度去做一些专业的事情,是很受限的;另一方面就是太累了,可能在那个点正好到了一个极限。会计和券商、律师不一样,券商、律师是帮公司解决问题,但会计和公司的联系就比不上他们紧密。有时候我会问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到底值不值得,是不是在浪费时间。但其实标准很简单,就是能不能学到东西,我觉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投资就是对人的要求和转变,必须从你的专业快速适应,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这个行业和市场,判断这家公司在市场和赛道的价值,这个就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完整系统与方法论,需要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投资这份工作可以让我不断地了解与选择一个行业,学习到新的行业知识,所以转入这个行业也让我逐渐锻炼出来一种顶层思维的能力。

      投资行业有一句话:“投资就是投人”。作为投资者,要有捕捉的敏锐力。判断这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需要长时间的相处。第一、看投资者是否有创业的理想和抱负;第二、投资者是否有自己的坚持;第三、投资者是否有清晰的思路去做他想做的商业模式。投资人做的事情绝对不是雪中送炭的,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关键就是我投资之后,怎么让创业者把这些用钱能变现的资源产生价值,这个事最重要。我觉得这块是跟我们做基础学科差别很大的部分,对我后期的发展是也很有用。投资投的是未来,所以我们看到的项目都处于社会的前瞻,基于此,我自己还是非常喜欢这份事业的。



     后来因为我一直在投资和上市这方面工作,也使得我个人产生了一种情怀,我经常会建立一些朋友的关系,给他们一些指导,或者偶尔担任顾问。我早些时候在一个叫做“在行”的app上做老师,主要是给一些创业者指导答疑。做导师也使我认识了很多创业者,所以现在自己创立了一家财务公司,主要业务就是给这些创业企业做融资和财务顾问。我从最开始的两眼一抹黑,从对资本的一概不知,到现在所处集团已经上市。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抱着一种问题总能解决的心态,不管是用什么方法,有些事情时间到了就解决了。在整个工作和交流过程中能帮到企业和创始人少走弯路,逐渐变成一种被需要的角色,是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要说做审计时候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我举一个具体的、更形象的案例。我在做百联集团审计的时候,每年年底去盘点它的存货。百联集团是一个商场,有自营的金表,每年盘点它的金库就是去数它的账面资产和库存是否一致。这些工作就很有意思,进到百联集团的金库,会发现劳力士的手表是用橡皮筋一捆一捆扎起来的,顿时就觉得好不值钱。

     至于说品牌中国在这个时代的作用,其实我们能做的事很小很小。因为所谓的品牌,大多数像日本,欧洲,都基本上是有百年传承的,有非常系统化的,这种家族建立的品牌,从产品到工艺都深入人心,比如提到德国就会想到汽车,提到瑞士就会想到军刀和手表等等。但中国是一个四种消费社会同时混杂存在的情况,我们的农业还有很贫穷的地方,我们工业社会在进步,我们消费需求又走在了世界的前端,我们的互联网金融等等又占据了优势,国外哪有支付宝和微信,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所以我们很多的品牌生命力很不长久。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思考怎么能让中国品牌有持久的生命力,走得更远。国内家族企业的营运其实是很不成熟的,有很多的家族传承、二代接班等等这样的情况出现,但很多知名的品牌到二代接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然而中国制造的新的消费势力又很强势。

      怎么才能让这些来之不易的创业成果一代代传承下去,这些消费势力怎么让它长久延续,如何走向世界,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很多人的努力。



悦迎工作    乐享生活


     我是一个很喜欢生活的人,平常就比较喜欢做做饭,弄弄花,运动一下。我认为在专业工作当中培养一些生活情趣,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现在运营的这个项目,一开始是因为我们认为在整个上海没有一个特别的、专业的艺术园区,更多的是二房东的模式——租一个房子做改造变成创业园区然后去招租。同时我看到很多青年艺术家因为经济原因、环境原因很难找到良好的展示渠道。所以,我们想做一个自运营的文创艺术园区,希望解决青年艺术家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给他们提供展示平台,这是云堡未来市诞生的契机。挑选这个园区时,我带了很美好的希望和祝愿的心情在里面,游客进入园区能看到的所有细节和设计都是我亲自把关,包括整个花园,每一株花都是我去花圃里选的。



       我现在也三十多岁,结婚生孩子都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一起完成的,到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有了一个新的角色。我觉得目前怎样在家庭和事业当中平衡,做一个专业的职场的母亲,是我新一轮的人生挑战。我工作很忙,希望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能给她一些高质量的陪伴,让她觉得自己的成长是一个很美好很快乐的过程。我希望我的女儿未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我现在会带她去看一些艺术展览,培养她对艺术的兴趣爱好,我觉得小女生培养一些艺术气息对她自己是很有意义的,除此之外我希望她以后可能学习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识,可能未来做艺术品拍卖师或者其他什么,我希望她的人生是有很多样的选择。

      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为人,记得我第一次见老板,老板进来时,所有人都站起来跟老板打招呼,就我这个小姑娘埋头弄电脑,看起来非常不懂事。当时我不太懂这些,也没有人教我基本的商务礼仪。我觉得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非常重要的,在业务沟通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人,但无论怎样,至少在工作这个层面,必须尊重对方,首先要以完成工作为目标。每个人的个性品性各不相同,只要你尊重对方,大多数人都不会刁难你。

      应届生就业,首先要做一些基础的工作,比如搜集行业背景、大概薪资的水平、公司状况等行业信息,要对自己负责。其次,每个公司招人的要求都不一样,自己可能会牺牲掉一些眼前的东西,比如说想去的是这个岗位,但实际上只有最底层的岗位就可以做。如果明确想要坚持进到大平台去看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个时候就是应该放弃一些东西,包括薪资和其它一些岗位需求。应届生还没踏上社会,社会的经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觉得最宝贵的还是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看更多的人看更多的是参与更多的项目。还是那句话,不管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都要坚持去学习。坚持是一个人想要成功所必需的品质,就像我接触到的大部分创业者一样,坚持和自律是他们都有的一个共同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