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转,七十五载转瞬即逝,一位年逾九旬的校友怀揣着长达75年的深厚情感,以充满温情的笔触,书写着对母校的眷恋与感激。
自1949年毕业至今,那些校园里的美好时光依旧清晰如昨。母校以“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为灯塔,照亮学子前行道路,指引其在人生风雨路途中坚守诚信。
校友的深情回忆,既是他个人成长历程的宝贵记载,也是立信教育精神传承与发扬的生动例证。让我们透过这些文字,感受那浓烈的校友情怀、师生情谊,这份穿越时光的情感,宛如一首经典的老歌,余音绕梁,诉说着无尽的感恩和对母校的深深眷恋。
75年难忘母校恩情
来信原文如下:
我是1949年6月立信母校(长乐路校区)专科毕业的校友。星斗转移如白驹过隙,屈指数来,毕业至今已有漫长的七十五年之久,但对母校,以潘校长为首的各位恩师对我们学生在品德上塑造,事业上培养及生活上关怀……始终盘旋在我的脑海之中,永远不会忘怀。至今我虽已年逾九旬,但自觉思维还未彻底消失,尚能勉强握笔涂鸦,一写为快,故以往事拾零草,成文。
一、品德上的塑造
忆及我们进校第一周,母校恩师就以“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教育我们怎样立足于社会,怎样待人,怎样诚实可靠,来树立“诚信”理念。
经过自我学习,在实践中不断体会,确实认识到校训是无尽的阳光,让世代莘莘学子看清差距,认清自己,产生了我在人生道路上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对照我自己从1953年正式踏上工作岗位,从事财务、供应,物控等部门工作,一贯对照校训遵章守纪、洁身自好。虽经过历次运动,均能清清清白白、安然无恙,足以自慰。这主要是母校师长的教诲、校训的勉励,让我们品德上逐趋完美。
二、专业上的培养
母校最早在河南路吉祥里首创立信会计补习学校,设有簿计、会计等单课课程,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业务的需要又开办了函授学校及“职业训练班”,以快速培养财会人才。后为了进一步培养多学科、高学历的财会人才,潘校长凝心聚力将学校建立会计专科学校,通过他在社会上的信誉,学校聘请一流师资,并商议设置实用课程。各位师资辅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的教授法,孜孜不倦地为学生讲课。我们就在这样的学习课堂里安心度过了两年半时间的学习,得到了培养,强化自律努力学习,完成应修课程。毕业后在岗位上为祖国建设发挥点滴作用。据统计我班毕业同学中有四分之三左右的同学在离退休前曾担任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重要职务及领导岗位。这是母校对我们专业培养的结果,我们没有辜负母校的期望,更是母校的骄傲。
三、生活上的关怀
我原在一家染织厂工作,1952年8月因故辞职,就闲赋在家,即去立信会计事务所,请求恩师介绍工作。未几,恩师就介绍我到顾问单位民营中纺二厂任临时性会计工作,不无小补生活安定。1953年3月顾问单位——制药厂因工作需要聘请一位会计兼统计的人才,该厂虽曾向“职介所”申请,但应聘人员不够理想,因此就委托立信物色。事务所王庭桂先生接任后就推荐我不妨前去应试,通知我携带简历、学历证件及立信事务所开具的介绍信嘱我前去该厂面试。翌日我就前去该药厂接受面试考核。焉知一周后该厂经办人员来电告诉我的面试考核及有关证件经该厂劳资双方讨论通过,一致同意录取聘用,并告择日前去报到。四月初我就前去该药厂报到履新。深感母校对我生活上的照顾,使我安居乐业,生活无虑,因此在制药厂连续工作三十余年直到退休。
现母校在年轻有为的领导班子强有力的领导下,定能进一步焕发出更大的生命力,继续前进再创辉煌!
阮荣芳
2024年10月7日
阮荣芳校友访谈纪实
问
在您求学于立信的岁月里,有哪些教师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答
在立信的学习生涯中,我遇到了多位令我铭记至今的教师。我印象深刻的老师有王思立教授,他讲授的统计学课程让我深受启发。教成本会计的陈文麟老师,教会计学的王庭桂老师,教法学的周律师,教审计的陈纪云,教商业的朱公延会计师,都对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教师都是潘老校长亲自邀请的杰出人才,他们的讲解既透彻又生动,使得即便多年过去,我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他们的名字和教诲。
(以上名字部分为同音)
问
您是否见过潘序伦老校长?他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答
是的,我有幸见过潘序伦老校长。每周,他都会亲自来到我们位于长乐路的校区,为我们召开周会。他总是身着长衫,身材魁梧,风度翩翩。潘老校长在生活、经济和学习上都非常关心我们,我们这些学生非常感激他。潘老校长不仅在生活和经济上关怀我们学生,更在学习上给予我们极大的关注,对此我们心存感激。他倡导的教育理念是品德至上,技术次之。潘老校长强调,即便一个人技艺高超,但若品德不端,陷入贪污腐败,则是绝对不可取的。这一理念正是校训精神的体现。
问
您在来信投稿中提到诚信对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具体说说吗?
答
立信指导我如何做人,如何立足于社会,如何待人处事,也包括如何看待自己,诚信做人的准则始终贯穿我一生的为人处世中。
此外,母校也激励我持续保持学习的热情。至今,我对知识的渴求依旧强烈,我坚持向母校投稿,旨在保持思想的活跃和敏锐。在立信毕业后,我并未停下脚步,而是继续深造,并进一步学习了俄语,以拓宽我的文化视野。
问
您两位高寿九旬以上,却依旧维持着出色的身体状况,能否透露一些您们的养生秘诀?
答
我在药厂工作,对药物知识有所积累。而我爱人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们对健康维护自然有着深刻的见解。我们的日常生活极其有序,长期遵循着固定的作息节奏:每天早晨5:30起床,6时用早餐,7时前往公园进行锻炼,11时进午餐,午餐后适当休息。晚餐定于下午5点,通常以稀饭为主食,并搭配一杯牛奶或酸奶。晚上9点,我们会准时入眠。这样的生活模式,我们已经坚持了二十余年。另外,我们坚信,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保持活力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避免长时间卧床,坚持每日到公园活动,无论是悠闲散步还是练习太极拳,都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话校友 共促成长
此次能够获得与阮荣芳老校友的深入访谈,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与触动。在交流中,阮老对立信的学习经历表现出了深深的珍视,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教育的强大力量。时间或许会流逝,但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却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每一个决策和行动。他在职业生涯中展现出的敬业精神和面对挑战时的果敢,无疑是老一辈坚韧与智慧的生动体现。对我们年轻人而言,这份精神尤为宝贵。我们拥有青春的活力和朝气,不应随波逐流。相反,我们应当学习阮老的榜样,树立明确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规划,勇往直前地迈向未来。在这样的旅途中,我们将不断成长,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级法学专业梅佳怡
这次的访谈经历,让我从阮老身上获得了宝贵的启示。阮老对母校教育理念的深刻践行令人动容,作为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我,深刻领悟到了“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精髓。我认识到,“诚信”不仅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更是我们作为立信学子学习的基石。通过与阮老的对话,我的理想信念变得更加坚定。我深信,只要我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坚守诚信的原则,就能够走得更远,实现自己的梦想。阮老的教诲将成为我未来大学生活中不断前行的动力。
——2024级应用统计学专业张译文